因為一張地圖,暴露出洪雅文化協會、洪雅書房惡意的侵權行為與非常糟糕的處理態度(備註:該臉書貼文原有著作人等提出對該惡劣侵權行為的質疑及洪雅書房余國信以「關我屁事」回嗆之發言,之後遭洪雅書房偷偷將該部分留言予以刪除,並封鎖著作人,原始存檔於此),筆者回想起2002年參與這張《舊監廣角鏡》地圖的誕生過程,以及二十年後它居然因為盜圖事件而再次成為了主角,也讓這張地圖又多了另一層次的特殊意義。作為地圖的愛好者,也作為 《舊監廣角鏡》地圖創作過程的參與者,本文特別藉此機緣來回顧一下這張地圖的來龍去脈。
閱讀全文〈真假地圖:《舊監廣角鏡》的故事〉分類: 地圖文本
嘉義老地圖分享會:民國五十年(1961)《嘉義市區詳圖》
活動日期:2017年5月18日
本次難得的嘉義老地圖分享會活動,透過一張於民國
主講:
1.方瑩如(嘉義人,地圖提供者)
2.陳世岸(嘉義人,嘉義地方研究者)
1909年(明治42年)嘉義市區改正圖
距離三年前(1906年)那可怕的大地震已有一段時間,日本政府密集地公佈了許多新的法令、計畫,整個嘉義城蠢蠢 欲動,一個新時代的氛圍正在萌發。
地圖上的區域名稱,仍是以「嘉義城」的方位,以及四個城 門的「內、外」,來做為命名依據。
日本政府的嘉義廳選擇設在清代的內教場,那是「公有地」 較多且集中的場所,日後大多數的政府機關、公有宿舍也都 設在此處。
一些有意思的地點出現了。那個新的圓環(中央噴水池預定 地)週邊出現許多新的建築:郵便局、俱樂部、台灣銀行、 衛生公館,還有嘉義商人們集資創立的「嘉義銀行」,以及 沒有被標記出來的嘉義旅館。
地圖上有兩個市場,但不是東市場、也不是西市場。一個市 場在東市場的預定地上,另一個市場在陳澄波老家新店街尾 那邊。這一年陳澄波十五歲,剛從二通本島人街的「嘉義公學校」(約位於今日興中市場位置)畢業,他父親也在這一 年過世。
嘉義自此朝向現代化都市展開,舊城紋理隱沒於街巷生活中 ,幻化為無形之城。
1909年這是嘉義城最後的身影,它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