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老街燈的歷史探索

幾年前我曾發表一篇〈嘉義的老街燈〉,指出嘉義市在日本時代的街燈,有部分仍留存於今日嘉義市街道上,我在市區街道上的走讀活動若有遇到這些街燈,也會特別加以指認。這些街燈作為街道歷史的一部份,偶爾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見它。看到這些造型特殊的水泥燈柱,你就可以知道它所座落的空間歷史(不一定是街道,也出現在植物園),可能比所以為的更加古老。

這些街燈的立柱都是透過模具大量製造的水泥製品(燈具則已不相同),觀察其造型跟日本時代的街燈幾乎是一模一樣,由此我們或可推測,這些街燈的「水泥製品歷史」是否也有很高的可能性,是戰後銜接了日本時代的水泥製品工具與技術而持續經營的呢?

燈柱上的鐵牌

歷年來在嘉義市遇到的老街燈,許多標記製造單位的鐵牌都已被拔走,少數有留存下來的曾在二通(中正路與民生北路轉角)看過標記為「唐榮鐵工廠」製造,該公司為日本時代創立,亦曾生產過水泥製品。而在前述〈嘉義的老街燈〉一文中所介紹中央噴水池旁的老街燈,已在前幾年整支「被消失」,當時燈柱上鐵牌所見的製造單位為「東陽水泥製品廠」。

嘉義市目前仍有歷史悠久的水泥製品廠,如北門驛附近的「德記水泥製品廠」,老嘉義的建築業同行會稱之為「まる(maru)王」,店標是一個圓圈圈內寫著「王」字。從鐵牌上的訊息,首先在網路上查詢這間「東陽水泥製品廠」,可發現跟一間設立於嘉義市的「東陽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有關係的,它的公司簡介寫著「創立於民國34年,主要業務為預拌混凝土及水泥製品之製造」,現已轉型經營其它項目。從創立年代來看,確實很有可能有日本時代的淵源,若從老地圖來查看,可以比對出什麼訊息呢?

消失的水泥工廠

圖:紅色圈畫處為「東陽水泥製品」與「東陽建材行」(資料來源:「嘉義市區詳圖」,1961)

檢視從標記戰後初期最多店家行業名稱的「嘉義市區詳圖」(1961),在以前的菸酒公賣局(今嘉義市立美術館)附近的仁愛路與延平街交叉路口處,發現兩間與「東陽」名稱及行業屬性有關的店面,分別是「東陽水泥製品」與「東陽建材行」,若無意外,顯然就是街燈鐵牌上的那間製造商。但這兩間店後來怎麼不見了呢?再與今日現況比對一下,應是計畫道路開闢的因素,原本在日本時代沒有打通的延平街,戰後因計畫道路開闢,原本的水泥製品廠與建材行也就只好搬遷或改行了。

圖:「東洋コンクリート」所在位置(資料來源:「嘉義市街實測圖」,1931)

再從同一地點去查詢日本時代的地圖,在昭和六年(1931)的「嘉義市街實測圖」上,竟然在相同地點發現有一間名叫「東洋コンクリート」的店家!「コンクリート」是日文的外來語,即英文的混凝土(concrete)的意思,從地點與行業屬性的關連性,可以推測這間「東洋”混凝土”?」很有可能就是戰後「東陽水泥製品廠」的前身了,這種從日本人手上銜接或繼承其產業,在1945年其實是相當普遍的情形,嘉義市這些老街燈最原初的水泥製品模具與生產,也可能就是來自這間「東洋コンクリート」。

從「東洋コンクリート」到「東陽水泥製品」,「東洋」變「東陽」,不僅在產業,名稱上也有所延續,若有適當機會繼續追尋,或許又是另一篇故事。

2 thoughts on “嘉義老街燈的歷史探索

  1. 老師文中提到嘉義燈柱上有“東陽水泥製品廠”字樣,老闆與先嚴有些淵源,或許可提供棉薄訊息。老闆林金標與先嚴是華商校友同窗又友好,先嚴往金融界發展,土地銀行襄理退休;林氏三兄弟中排行老三,老大北上從事水泥廠有成,其子林啓東為我大姐夫。老二創建嘉義天子大飯店。老三經營東陽水泥廠、鋼鐵、營造事業,早年曾和先㛈妣應邀作客。印象中三兄弟為人豪爽、低調、謙虚、好客廣結善緣。但其後代較陌生亦無往來,祗知有繼承家業的大姐夫早逝,姪子姪女尚在學,位在板橋水泥廠賣給慈濟了。
    退休後從事志工工作,對嘉義史、台灣發展史接觸較多,也越感興趣,老師給我助益頗多,在此一併感謝。

    1. 宏麟兄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補充,原來有家族故事~地方史最有意思之處就是人與人之間,因為這些故事與空間而連結起來,再次感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