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郭盈良先生於其個人臉書貼出聲明之後,本侵權案至此終於有第一位實際參與該計畫的人員出面,並就爭議侵權案情部分有以下說明:

■ 爭議侵權圖面的來源與過程
從郭盈良先生回顧該計畫案執行過程的說明中,我們可以整理得知以下關鍵訊息:
- 原「阿里山森林鐵路文化散步道」地圖:應是2010年由嘉義縣政府文化處提供給洪雅文化協會於該協會執行之展覽標案中使用,此圖原為2007年縣府委託著作人朱雪鳳繪製,係屬一次性之委託,著作人並無簽署任何關於著作權的轉讓或授權契約。但洪雅文化協會因標案執行從嘉義縣政府取得此圖後,竟在未經著作人同意的情形下,擅自移除著作人署名、改作,使用於該協會2011年承攬嘉義市文化局所委託之「嘉義市大北門地區暨驛前街區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計畫」結案報告,並標註、偽造為該協會所繪製,已明確涉及侵權。
- 原「舊監廣角鏡—嘉義市文化觀光導覽地圖」:此圖檔原為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於2002年嘉義舊監獄保存運動所使用,但卻在2011年被洪雅文化協會在政府標案結案報告中同樣以軟體修圖抹去原著作人與單位的方式,竄改為洪雅文化協會所繪製,侵權事證明確。且根據郭盈良先生所述,於計畫中唯一了解該侵權圖檔來龍去脈的人,只有曾經參與過嘉義舊監獄保存運動的協同主持人,也就是洪雅書房的余國信先生。
■ 侵權案「協同主持人」的出場方式
郭盈良先生的聲明於6月6日下午公開後,當天晚上,自3月案發後從未現身說明的余國信先生(該計畫協同主持人、2011年時任洪雅文化協會理事長、洪雅書房負責人),突然於其個人與所管理之數個臉書粉絲專頁,以及許多包含不特定對象之line群組,大量散佈一內容相同之訊息:(有許多熱心網友提供截圖,在此僅公佈其中三則)


■ 誰在逃避真相?一個意圖混淆視聽的「聲明」
余先生的「聲明」中(此處引用洪雅書房之公開貼文),第一段說明與所附貼圖是與侵權案完全無關的玉山旅社火災事宜。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如果此聲明是針對此一侵權案的回應,為何非得跟玉山旅社的火災鑑定有關?除非他非得如此突兀引用的真正企圖,是想藉由「還我清白」的說詞來刻意混淆兩者。相信稍有判斷力的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洪雅文化協會侵權案與玉山旅社火災兩者之間,除案發時間相同之外,兩者之間毫無關係,更別說其侵權行為早在2011年就已發生。
第二段余先生指名道姓聲稱相關當事人提出「洪雅文化協會、玉山旅社、余國信、洪雅書房在十一年前(甚至更久)的疑似侵權乙事說明,均與事實有所出入,還原真相也只有透過公權力的介入得以可能,我們還有更多文化事務要忙,不與隨之筆戰」 。
本案自始我們一直都是針對侵權方的「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也就是「嘉義市大北門地區暨驛前街區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計畫」標案的執行單位),余先生在此聲明中不願意以該計畫案協同主持人的身份回應,卻把不相干的「玉山旅社」拉進來,其目的若非意圖混淆視聽,又該如何理解此一怪異行為?
自5月23日我們決定將所蒐集相關證據上網,就已是公開讓社會去檢驗,包括洪雅文化協會、洪雅書房、余先生本人都可以看得到,所述內容若有不實或誤解,都歡迎提出事證予以釐清。(最該負責釐清案情的洪雅文化協會,選擇逃避與甩鍋,請參見前篇報導洪雅文化協會的回應)
余先生在此聲明中,毫無根據地片面聲稱此案為「疑似侵權」,且認為「均與事實有所出入」。他身為侵權案當事人,若對現有已公開之證據有所質疑、對指控認為不實,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相」,為何不直接提出證據、說明據以力爭?
以毫無事證的軟弱聲明,試圖以單方說詞來否定他人質疑,然後聲稱「還原真相也只有透過公權力的介入得以可能」,最後又說自己「有更多文化事務要忙,不與隨之筆戰」,這聲明看似自己起了頭卻毫無結尾能力。作為被洪雅文化協會侵權的受害者,我們所有過程與事證都已如實公開(還得花自己時間整理),之前也是由我們自己主動與洪雅文化協會聯繫尋求說明,何來未曾發生過的「筆戰」?難道這位自認文化事務繁忙、一向以文化工作者形象展露給外界的余先生,認為自己執行之標案涉及侵害他人的著作權,都無須負責而理所當然?
此聲明最後一段內容是「敬請所有支持洪雅文化協會、玉山旅社、余國信、洪雅書房的朋友們,繼續堅定支持! 一起為文化續戰鬥!」
看著這樣一個案情單純的侵權案,至此居然意圖被引導成要動員其「支持者」一起「為文化續戰鬥」,不禁令人驚嘆這所謂的「文化戰鬥」居然無知、廉價至此!毋須明辨事理而只求盲目支持?本案侵權事證如此明確,難不成他是要大家「支持侵害著作權」?此聲明與訴求之荒謬不禁讓人為其堅定支持者深感不值。
■ 洪雅書房「關我屁事」的「文化戰鬥」
余先生此聲明公佈之後,被侵權的著作人朱雪鳳也於洪雅書房的臉書聲明留言回應,要求其對改作事實予以回應,孰料此位亦在公共電視主持「無事坐巴士」節目,看似社會形象良好之洪雅書房負責人余國信先生,竟以嗆聲方式回覆「就法律行動吧!那是郭盈良改的,關我屁事!」

余國信先生為其堅定支持者與社會大眾示範的「文化戰鬥」,水準如此。
他早已知本案有盜圖、改圖侵權事實,但卻堅持以毫無證據的說詞甩鍋他人(與洪雅文化協會同一立場),更別說被他甩鍋的人還是他以前的工作伙伴、洪雅文化協會的前總幹事(即郭盈良先生),而他自己當時可是此標案的「主要執行者、計畫協同主持人、洪雅文化協會理事長」的多重身份,這個聲稱自己忙於文化事務的人,對這些身份在法律上、道義上的擔當是一句:「關我屁事」。(後記:洪雅書房之臉書粉絲頁後來已將余國信先生自己的留言刪除、並刪除著作人朱雪鳳的所有留言、封鎖著作人)
洪雅書房與余國信長期以媒體形象享有名聲,四處演講之外也拿到許多政府補助,參與許多文化部門的標案,但當其所負責標案的執行過程涉及明目張膽的侵權事實,他展露給社會的卻是此種令人譁然的傲慢態度,以及毫無證據地四處散播不實言論的惡劣行為。即便不是論及標案執行之法律責任,其作為公眾人物、為人師表,本該有其應擔負之言行道德標準,其差距如此,社會必有評斷。透過本案,我們將其令人咋舌之荒唐行徑忠實呈現,並讓此人物與事件的爭議,交由社會大眾公評。
※補充說明:本案於2022年9月5日,已由著作人依著作權法向嘉義地檢署遞狀提出刑事告訴,被告為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計畫主持人孫崇傑、計畫協同主持人余國信等),可參見下方媒體報導。而余國信在面對媒體詢問時仍堅稱告訴人有「口頭授權」(此說法亦為毫無證據之不實謊言),且持續迴避該盜圖、竄改行為之責任:
1. 嘉市府委外成果報告被控抄襲 設計師告包商竄改手繪圖
2. 嘉義市文化局文資報告遭控涉侵權 文史工作者提告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