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張地圖,暴露出洪雅文化協會、洪雅書房惡意的侵權行為與非常糟糕的處理態度(備註:該臉書貼文原有著作人等提出對該惡劣侵權行為的質疑及洪雅書房余國信以「關我屁事」回嗆之發言,之後遭洪雅書房偷偷將該部分留言予以刪除,並封鎖著作人,原始存檔於此),筆者回想起2002年參與這張《舊監廣角鏡》地圖的誕生過程,以及二十年後它居然因為盜圖事件而再次成為了主角,也讓這張地圖又多了另一層次的特殊意義。作為地圖的愛好者,也作為 《舊監廣角鏡》地圖創作過程的參與者,本文特別藉此機緣來回顧一下這張地圖的來龍去脈。

《舊監廣角鏡》地圖的誕生:城市空間的文化想像
標題寫著「舊監廣角鏡—嘉義市文化觀光導覽地圖」,旁邊還特別標註「民間版」的這張手繪風格地圖,最早的想法雛形,應是來自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於2002年1月6日所舉辦的「找尋嘉義市文化空間想像會議」(註1),這也是筆者最早參與嘉義地方公共事務的一場活動。當時利用上午大約半天時間現勘,下午則是在嘉義舊監獄進行討論,而當天上午現勘走訪的地點,幾乎都有標記在這張《舊監廣角鏡》地圖中(如「博愛路中油油槽」)。
顧名思義,這場以「找尋嘉義市文化空間想像」為名的會議,其首要任務當然就是要開啟對於嘉義市城市空間的「文化想像」。當時去探勘的這些空間在嘉義市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但也多處於缺乏定位的閒置狀態。而這些文化空間想像具體化的著力點,就是這場會議中所成立的「嘉義舊監保存與再利用推動小組」(隸屬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筆者也在此會議中意外被賦予執行長的角色),並由此小組開始著手策劃推動嘉義舊監獄保存的相關行動(也就是後來舉辦的「舊監的春天—嘉義舊監藝術季」活動)。
在舊監活動企劃的其中一個重點工作項目,就是製作一張以嘉義舊監獄為主角,但同時也可以串連起前述來自「嘉義市文化空間想像」概念的地圖,這就是 《舊監廣角鏡》地圖的起源。
當時關於此地圖的構思,有許多想法是來自一位老家住在監獄附近的黃申在老師,透過他不厭其煩的說明與詮釋,更加豐富了這地圖的意義,包括如侯孝賢導演的代表作品《童年往事》曾經在嘉義舊監獄宿舍區取景,也是黃老師告知,才會加入到此地圖中成為素材(地圖中標記的「童年往事場景」、片頭尋找「阿孝咕」的阿嬤)。


此地圖雖有了構想,但誰能把這些構想畫出來呢?因此就找上了當時偶爾會在洪雅書房(初期的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會址)出沒、具有美工繪圖專長的朱雪鳳來協助,並由筆者負責與她討論、執行。因活動非常急迫地即將在2002年3月舉辦,因此筆者利用空檔拍攝此《舊監廣角鏡》地圖的相關景點實景,提供給雪鳳參考與繪製草稿,終趕在活動開幕前順利繪製完成送印。
《舊監廣角鏡》地圖在當時還搭配另一張《嘉義舊監文化生態導覽地圖 》 (同樣委託朱雪鳳繪製),兩張地圖經掃描後印刷各一千張,在嘉義舊監獄活動(註2)義賣。這兩張地圖在整個舊監保存運動扮演相當重要角色,2002年3月24日還在嘉義舊監獄舉辦導覽地圖的正式發表記者會,在舊監活動現場也將此地圖輸出製作看板,提供導覽解說使用。

透過 《舊監廣角鏡》地圖,我們讓來參觀的民眾,能夠更快速地清楚認知到嘉義舊監獄保存與嘉義市其它文化空間的關連性,也因此強化了嘉義舊監獄保存的價值與合理性,是重要的溝通與遊說的媒介,舊監之後能順利保存(現為國定古蹟),此地圖可說居功厥偉。


回顧《舊監廣角鏡》地圖的創作過程與所扮演的角色,可知這張地圖是為了推動文化保存的公共利益而誕生,若是符合公共利益,很歡迎以正確的方式引用,但少數人卻因為私心,還假公共利益之名而行盜圖竄改之實,此行為不僅侵害著作人與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權益,還妄稱此圖為「公共財」意圖來矇騙社會大眾,其顛倒是非之荒謬言行,我們予以嚴正譴責!
假地圖:洪雅文化協會《大北門地區街角故事屋》地圖
2022年3月,因特殊的機緣(或許是冥冥中的無形力量),我們發現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於其2010年所承攬、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委託之「嘉義市大北門地區暨驛前街區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計畫」中,將2002年由朱雪鳳繪製的這張《舊監廣角鏡》地圖惡意侵權。
為何要特別強調是「惡意」?因為其侵權有以下幾個犯行重點:
- 著作人(即繪製者朱雪鳳)自始未曾同意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使用此地圖。
- 該協會將此圖「改作」,抹去原標題,竄改為「大北門地區街角故事屋」,並將此盜圖之假地圖標記為「洪雅文化協會 繪製」,謊稱為該協會所繪製。
- 用數位修圖方式,刻意將原作者署名與「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除去(此舉亦證實盜圖者當時已知此行為涉及侵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由上述惡劣行為,可見該協會此侵權行為並非疏失或一時大意, 而是刻意為之的惡意侵權行為。

該協會於此侵權事件爆發之後,計畫主持人與協同主持人均拒絕公開回應說明,且於著作人向文化局陳情後,該協會於回覆公文依舊昧於證據事實,辯稱「無侵權情形」,其荒謬且毫無自省之過程已紀錄於其它文章(註3),本文不再贅述。
經查此造假之「大北門地區街角故事屋地圖」係運用於該計畫結案報告書使用,起因應為該協會結案內容需針對「街角故事屋」此一主題進行計畫說明(該結案報告書第七章為「大北門地區街角故事屋的藍圖規劃」)。
按一般計畫執行邏輯,當時該協會應自行繪製一可說明街角故事屋分佈位置之地圖,但該協會負責執行此計畫之部分成員,卻因不明原因擅自盜用2002年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出版之《舊監廣角鏡》地圖並竄改內容供其計畫結案使用,以此不實文件履約。我們再從該報告書第170頁所述內容,可見此假地圖之謬誤:

從上圖該計畫報告書所述之街角故事屋名稱、位置,再比對其造假之「大北門地區街角故事屋地圖」,清楚可見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關連性!因為其盜用的是2002年為推動舊監保存而繪製的地圖,怎可能去符合九年後、2011年才出現的街角故事屋地圖需求?這明顯的謬誤與缺失,雖主因來自執行單位之刻意隱瞞與欺騙,但已損及政府標案成果的品質與信譽。
真假地圖的故事敘述至此,相信看過這些事證、稍有邏輯能力的人,都可明白本案絕非洪雅文化協會所謊稱「無侵權情形」,該協會應負起的責任,不會因為它們片面的逃避或否認而不存在,此惡意侵權行為造成著作人、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的傷害,我們選擇把它公諸於世,犯錯的一方自該承擔社會各界的檢驗與後果。
註1:有關「嘉義市文化空間想像會議」活動舉辦的脈絡,與嘉義市另一個嘉義稅務出張所保存運動有關,可參考向明珠所著《文化資產的政治性格:嘉義稅務出張所的個案研究》(2004,濤石文化出版)。
註2:指「舊監的春天—嘉義舊監藝術季」活動,2002年3月16至5月18日,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主辦。
註3:請參閱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侵害著作權事件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