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明治42年)嘉義市區改正圖

圖:西元1909年(明治42年)的嘉義市區改正圖。(Source:嘉義百年歷史地圖

距離三年前(1906年)那可怕的大地震已有一段時間,日本政府密集地公佈了許多新的法令、計畫,整個嘉義城蠢蠢 欲動,一個新時代的氛圍正在萌發。

地圖上的區域名稱,仍是以「嘉義城」的方位,以及四個城 門的「內、外」,來做為命名依據。

日本政府的嘉義廳選擇設在清代的內教場,那是「公有地」 較多且集中的場所,日後大多數的政府機關、公有宿舍也都 設在此處。

一些有意思的地點出現了。那個新的圓環(中央噴水池預定 地)週邊出現許多新的建築:郵便局、俱樂部、台灣銀行、 衛生公館,還有嘉義商人們集資創立的「嘉義銀行」,以及 沒有被標記出來的嘉義旅館。

地圖上有兩個市場,但不是東市場、也不是西市場。一個市 場在東市場的預定地上,另一個市場在陳澄波老家新店街尾 那邊。這一年陳澄波十五歲,剛從二通本島人街的「嘉義公學校」(約位於今日興中市場位置)畢業,他父親也在這一 年過世。

嘉義自此朝向現代化都市展開,舊城紋理隱沒於街巷生活中 ,幻化為無形之城。

1909年這是嘉義城最後的身影,它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