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嘉義市公所的過去與未來

位於嘉義市垂楊路與民生北路的交叉口,有一棟閒置多年的舊建築,它曾經是嘉義市政府,更早以前,它叫做嘉義市公所。許多市民對於這裡的記憶,除了行政機關的角色之外,還包括了路邊轉角的鹹酥雞、四神湯、意麵、香腸…等小吃攤,這些攤位現在都以「原舊市政府」之名在附近開店繼續營業;在更早之前,市公所前的廣場,更是每逢選舉的問政說明會、以及選後開票、公共集會活動舉辦的重要地點。這裡是一個庶民的生活場所,也是見證嘉義市歷史發展過程的公共空間,在這棟建築的背後,還有哪些故事呢?

嘉義市的縣轄市時期

嘉義市在戰後初期的行政區劃,經歷過許多次的改變。在1945到1950年的省轄市期間,當時的嘉義市除了被劃分為新北、新南、新東、新西等四區之外,還包括今日水上、太保等兩區。1950年,水上與太保被劃出改隸屬為嘉義縣,而嘉義市也從省轄市被降為縣轄市。

但早在日治時期1930年即已升格的嘉義市,被降格為縣轄市令許多市民相當介意,且在資源分配上也相當不利,因此在地方上一直將爭取升格、恢復為省轄市,視為重要任務,在各種場合積極爭取。但嘉義市從1950年被降為縣轄市之後,經過了三十二年,1982年嘉義市才終於升格為省轄市,當時的升格被視為地方大事,甚至為此舉辦慶祝酒會!而舉辦的地點,就是在當時市公所前的廣場。 閱讀全文〈舊嘉義市公所的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