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在日治時期的城市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產業莫過於林業,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將來自阿里山所運下的原木,加以裁切、販售的製材產業。當時製材產業之興盛,不僅出現以檜木來命名的「檜町」,擁有產能龐大號稱「東洋第一」的製材工場,在今日林森西路一帶,更出現許多販售木材的商店,在那個仍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年代,嘉義市的經濟發展與商業繁榮可說盛極一時。
此外,自1920年代開始,阿里山逐漸成為受矚目的新興觀光旅遊地點,作為阿里山唯一登山口都市的嘉義市,更藉此時機點,積極將嘉義市發展為以觀光、消費為主軸的都市。在這朝向觀光都市發展的過程中,「遊廓」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發展重點,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欲將嘉義市形塑成為「全島第一的美人鄉」。

何謂「遊廓」?其實就是日治時期於各大都市普遍設立的合法風化區,嘉義市的遊廓位於當時西門町五丁目、六町目的位置,約位於今日中正路、光彩街靠近嘉義火車站一帶。根據相關文獻記載,當地舊時存有「六崁仔」的地名,即為描述當時六間酒樓的繁華景貌。在昭和11年(1936)出版的嘉義市「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中,可見此區有登載的酒樓如進春樓、鮮月樓、福嘉樓、朝鮮樓…等,設立密度相當高,當中「朝鮮樓」甚至據說是以韓國女性為主力,也反映了當時日本殖民地之間的互動情形。 閱讀全文〈嘉義、遊廓、美人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