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街區空間與文創發展策略探討

位於台灣西部嘉南平原的嘉義市,面積與人口規模在西部主要城市是相對迷你,但其實嘉義市的城市發展歷史甚早,為台灣自清代以來建城歷史最悠久的城市,甚至比古都台南府城都還早。數百年來的城市發展,也為這座城市累積豐厚的歷史人文資產。

嘉義市並非台灣區域地理研究的熱門城市,相關研究直到近年才逐漸有部分個案成果出現,本文基於理解嘉義市文創資源的需求,從耙梳嘉義市發展歷史為起點,提出以「街區」作為切入城市空間議題的尺度標準,審視與盤點街區的空間資源,以作為後續相關研究或政策研擬之參考。

一、嘉義市街區空間發展的歷史脈絡

就地理環境上,嘉義市是位於山腳的城市,除了東區的丘陵地形,天氣晴朗時往東邊遠望可見玉山主峰。從本地考古證據上,目前可推斷最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大湖文化)即有原住民部落聚居。此外,嘉義市舊名「諸羅」,其源由即來自此地原住民「諸羅山社」音譯之挪用。

考察今日嘉義市範圍內最早的人類足跡與空間構成,係以平埔族的生活領域為主,目前存在最古老的歷史見證,為位於蘭井街上的「紅毛井」,根據荷蘭時期文獻記載,當時水井建造位置就在諸羅山社的廣場上。荷蘭人離開之後,明鄭駐軍地點亦位於此區,迄至清代建城前此地區可能即已形成市街聚集,諸羅縣署也選擇設置於此,長期發展下來逐漸形成城內最重要的政治與商業中心,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地區。

清代建城之後,城內從四個城門發展出延伸相連的路徑,其交會處稱之「十字街」,也形成了最早紀錄於城市地圖上的街道。諸羅城在清代建城後歷經數次改建與範圍變動,但主要僅西北側城牆與北門位置有所變動。歷經數次民變戰亂波及,至清末城內形成十六境之民間組織,各有角頭與信仰核心以方便動員,這些社群與信仰祭祀圈至今日仍有部分流傳。

日治初期對日後嘉義市造成巨大影響的重要事件,為1906年的梅仔坑大地震與震災後發佈實施的市區改正。此計畫推行時拆除了所有的城門與城牆,諸羅城自此走入了歷史,城門與城牆所在位置改建為圓環或道路。市區改正自此改變了嘉義市的空間型態,舊城的紋理隱沒成為巷弄或重新分割之土地。城市的政治中心從原本縣署所在移到大通(今日中山路),這條主要道路的兩端,連結嘉義公園、神社與火車站,同時也在舊城稱為「桃仔尾」的地方,建構了新的城市中心—「中央噴水圓環」,這座噴水池與居民互動逐漸密切,日後成為嘉義市最重要的城市地標。

嘉義街在1930年升格為嘉義市,許多城市基礎建設與產業發展已可見初步規模,如糖鐵、林鐵,以及製材、製酒工廠等產業發展據點的設置,帶動嘉義市成為嘉南平原最新興亮眼的商業城市。隨著城市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吸引週邊鄉鎮大量人口移居嘉義市,人口倍增隨之而來的是公私部門的居住需求,不斷擴充的市區改正計畫,也帶動興建大量的木造街屋與宿舍建築,但位於市中心精華區的建築群,有將近二分之一毀於二戰時期美軍的轟炸。

戰後的嘉義市經歷將近四十年的縣轄市時期,直到1982年才升格為省轄市,在縣轄市期間,嘉義縣政府使用的是日治時期的嘉義市役所建築,市公所則位於較外圍的民生北路。1982年對嘉義市而言意義重大,在政治上因升格重新取回資源分配的主導性,但同時嘉義市的區位角色也面臨劇烈改變,這一年糖鐵北港線停駛、阿里山公路通車,這些交通上的改變,都顯示嘉義市的區位重要性正在淡化。

在舊市區外圍的空間發展策略,大致仍延續日治末期的都市計畫,進行多次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大量傳統農村的空間土地重分配,促成了市中心外圍、郊區與鐵路以西區域的快速發展,但同時自1970年代起嘉義市人口成長指標也開始陷入停滯。

2000年以後嘉義市再次經歷幾個城市空間發展的重要議題:公有歷史建物的拆除數度引發爭議,而市區所有的眷村幾乎全數拆除更新為公寓大樓社區,舊有歷史風貌毀去大半。但同時從台南掀起的老屋再利用風潮,也逐漸影響到其他城市,嘉義市區的街道上、巷弄中,也陸續出現許多將老屋整修再利用的獨立小店,成為返鄉青年投入在地創業的發展模式。

回顧嘉義市三百年來的城市發展歷史,筆者認為頗值得探究的是引發或促成城市發展的動能為何?如1906年因地震災難帶動的市區改正,讓嘉義市啟動全面的都市更新,但當中舊城並非完全剷平式的更新,在政府主導的基礎建設之外,居民投入的適應與改造能量,或許更是關鍵。同樣在1945年面對戰爭空襲所摧毀的殘破市區,仰賴疏開避難後回流的人群與重啟運作的經濟體系,或許才是得以迅速重建的關鍵因素。城市空間的改變,如何召喚「人」的參與,更精準的說是如何動員居民共同參與建構自己理想的生活空間,才是引發城市活力的真正動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