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設計展:嘉義青年的返/留鄉課題」—2022「嘉博館市民BAR」文化論壇觀察側記

在這次「嘉博館市民BAR」文化論壇活動中,主辦單位列舉出十個議題廣邀民眾共同參與討論,這是嘉義市較少見以公共議題討論與民眾對話為主要訴求的活動。過程當中我參與了其中一場以「後設計展:嘉義青年的返/留鄉課題」為主題的活動,在此分享一些以觀察員身份所記錄的心得。

論壇操作的設計是透過邀請來的特定分享者以個人經驗對主題提出回應,藉此建立一個初步的議題輪廓與問題意識,之後透過參與者的回應再提出個別主題以進行分組討論。整體過程流暢明快,參與者的發言討論也相當熱烈。

旁聽這些「返/留鄉」問題覺得很有意思,但在這些發言中也感受到強烈的「既視感」。作為一位返鄉二十二年,已由青年變成中年的觀察者,我看到當代的青年們所遇到的困境、所提出的問題,諸如「缺乏多樣性的工作機會」、「與工作量不成比例的報酬」、「與原生家庭的相處」、「成家的條件」、「社會關係的建立與互動」…等問題,竟與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經歷如此類似!這是否意謂著形塑這「返/留鄉課題」的社會結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這幾年我們很容易看到嘉義市的假日觀光客變多了,咖啡店變多了,投入餐飲服務創業的年輕人變多了,這些表面上看似蓬勃發展的現象,或許讓人覺得大環境「有機會」,但若如前述結構性問題似乎依舊存在的狀況下,一旦創業的真實考驗來襲,又是否能夠找到足夠的支撐力?

往好的方面著眼,則是你確實會看到比二十二年前更多樣、密度更高的返鄉青年選擇克服萬難留在嘉義,如分享者呂武隆所提,返鄉不僅是一種「生活形態的選擇」,也是「工作型態的改變」。返鄉不是提著行李回家而已,更是透過一連串考驗與理解的過程,找出自己的生存與生活之道。

此外,從旁觀者角度也觀察到議題討論的重心—或許是青年的熱情使然—經常不自覺地往「如何解決問題」移動。但,問題是否真的需要在此時此刻就得解決呢?解決問題需要的又是什麼?所以討論的焦點,又「自然而然」地,再度來到公部門的資源分配。我們的公民社會,是否依然習慣性地把政治人物當作公共議題對話的唯一對象,這是否也間接合理化政治人物就是資源的唯一分配者?私部門在公共論辯中的隱身,也頗值得思索。

總結本次從旁側記的公共論壇觀察,或可視為對「公共議題的民眾參與」所進行的試探,議題與對話對象的設定仍可再思考,例如,在返鄉議題的回來與留下之外,也有離開與想回來卻回不來的社群,其意見如何呈現亦可再構思更完整的關照。公共議題的參與,並不是一場三個小時的論壇活動就可完成,對於公共政策的議題討論與公民意識的養成,「嘉博館市民BAR」是一次珍貴的經驗,也是邁向更多公共參與的起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