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編竹夾泥牆」與「小舞壁」

在嘉義只要是住過木造建築的人,對於它的牆壁一定會印象深刻,因為有別於大家很熟悉的水泥牆面,這種木造建築牆面剝落的時候,你會看到牆壁竟然是泥土做的,1而且仔細看這泥土層裡面還混雜著長短不一的稻桿、稻殼等材料。這種牆壁就是一般通稱的「編竹夾泥牆」,也有人會稱「竹編夾泥牆」,但我喜歡”對偶”一點的說法(「編」對「夾」),故我選擇使用「編竹夾泥牆」此一用詞。2

圖:「編竹夾泥牆」的泥土層混有稻殼

但類似此種工法若出現在日式木造建築的牆面(例如嘉義市很常見的木造宿舍與街屋),很多人也會把這種牆壁稱為「編竹夾泥牆」,但我的看法是這兩者應該要加以區分,日式木造建築的這種牆面應該回歸它原本的專有名詞—「小舞壁」,3才是較為正確的使用。

主要差異:工法與形式

我會如此主張理由為何?主要在於兩者工法上的明顯差異:「編竹夾泥牆」顧名思義,其構成牆面結構的主要材料「竹篾」(竹子剖成的細長竹條)在施工上會有「編」的動作與形式,如圖一。

圖一:「編竹夾泥牆」的竹篾為緊密排列、交錯。

而「小舞壁」則為日式木造建築牆體所使用的工法,同樣使用竹篾(或細竹枝)施作,但它的施工方式是將竹篾以「井字形」排列再以麻繩綁紮而成,如圖二。

圖二:此處為一日本宿舍牆面,使用「小舞壁」工法,竹篾呈井字形、垂直水平排列

故兩者外觀特徵明顯有所不同,且各自工法發展的文化脈絡也不同,故我會建議要將兩者區分,不要再統稱為「編竹夾泥牆」,以免持續混淆,也讓遇到此類工法的民眾對兩者可以有更清楚的指認。

圖:「小舞壁」,可見麻繩綁紮
圖:「編竹夾泥牆」,竹篾為緊密排列

台語怎麼說

再來是台語的說法(各地各處仍會有所差異),李乾朗老師書上寫的是「屏仔壁」,4為普遍說法之一,但用台羅發音去查「pin-á-piah」與字源意義,似乎寫成「箅(ㄅㄧˋ)仔壁」是更為正確(因「箅仔」可泛指竹編的平面物件),但這種寫法似乎很少見。此外,筆者也曾在嘉義市郊農村,聽居民指認時稱為「石灰壁」(tsio̍h-hue-piah),是以表面材料來描述,而面層抹灰所使用的麻絨則稱「布袋絲」(pòo-tē-si)或「袋仔絲」(tē-á-si)。

嘉義市的「小舞壁」案例

在嘉義的鄉村,早期的合院建築幾乎都會使用這種「編竹夾泥牆」的工法,而嘉義市區日本時代所建的木造宿舍,也幾乎都會使用「小舞壁」,有些兩層樓規模較大的建築也會使用,如中山路上嘉義客運建築物的東側外牆,就明顯可見為小舞壁的作法。

圖:嘉義客運的外牆也是「小舞壁」,但沒有面灰,推測以前可能有雨淋板覆蓋。

此外,筆者也曾經在市區看過「小舞壁」的綁紮,在進入到塑膠的時代後,也出現以塑膠繩取代麻繩綁紮的方式(但塑膠繩較光滑,與其它材料咬合應該會較差)。工法會受到時代趨勢影響而變化,例如材料的選擇,而有時也會看到因地制宜的作法,例如用蘆葦桿取代竹篾、用香蕉絲取代稻桿,又或者施作程序被簡化或某師傅的個人習慣,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不同時代的社會痕跡,在建築構造上細微呈現的地方構築(tectonic)。

圖:「小舞壁」使用塑膠繩

近年老屋修復蔚為風潮,若建築本身剛好有使用此類工法,也往往會刻意保留或框出局部作為展示與解說使用,下次若你有看到,也可以仔細觀察比較看看,在看似相同的工法之間,或許也有一些很特別的差異哦!


  1. 也常有人因為看到泥土表面就將之稱為台灣傳統建築中另一個類似材質的類型—「土埆厝」(Thôo-kat-tshù),但土埆牆是用「土塊」堆疊而成,跟編竹夾泥牆完全不同。 ↩︎
  2. 早期唸建築系時常用林會承寫的《傳統建築手冊》(1990年再版),書上介紹為「木竹牆」,也稱為「編竹灰泥牆」或簡稱「編泥牆」。 ↩︎
  3. 「小舞壁」在吳昱瑩所寫的《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一書中,有很清楚明瞭的介紹,推薦一讀。小舞壁為日本此種牆壁工法(左官工事)中屬「下地」(壁體結構)的部分,並不包括「仕上」(面層)的指涉。 ↩︎
  4. 李乾朗所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2003年出版)稱之為「屏仔壁」、「編竹夾泥牆」。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