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義,我街道」:地方街景的文本

「街道構成一個城市的命脈,街道是讓城市可被分拆細析的單位,裡面有城市面貌最日常多元的顯現方式—在街道上我們看到了人事物,發現與構造了自己。」

鄧小樺,《我香港,我街道》

這段文字來自鄧小樺在《我香港,我街道》(2020)一書中的編者序,街道對於一個城市而言,猶如流動的血管。以日常街道為對象的地誌書寫,讓人們更瞭解自己與城市的關係。早前出版的《我是街道觀察員—花園街的文化地景》(2016)一書,作者郭斯恆便是以透過他從小生長的旺角花園街,敏銳地呈現出街道上細微的人際網絡與庶民智慧。

流動的街道上,人車熙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出現在旅遊指南的地圖上,也出現在腦海的記憶裡。街道的觀看一直是空間走讀的重要對象與課題,它如此平凡也如此獨特,我們說得出一座城,卻很少辨認出一條街。街道上究竟有些什麼?它如何構成?我們又該如何觀看一條街?

舊城紋理:諸羅城的街道

嘉義市歷史最悠久的是哪一條街?在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圖中,可見建城之初,在諸羅城內連接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所形成的兩條街道,兩旁有連續緊密的街屋排列,街道交會處可見「十字街」地名,約位於今日公明路與吳鳳北路交叉路口。

根據石萬壽教授所著《嘉義市史蹟專輯》一書中對於清代城內市街發展過程的描述,諸羅城從康熙到乾隆年間的市街發展,已從城門的內外,發展出內街、外街的系統,特別是在西門外已延伸至今日的國華街,可見當時西門外市街發展的熱絡。同治年間,城內的街道系統更明顯成長,迄至光緒末年,城內出現群聚特定行業的各種街道,如米街、打鐵街、戲館巷、五皂館巷、總爺街…等,從這些街道的名稱也展現出當時城內街道生活的豐富樣貌。

日治時期推動市區改正之後,舊城的街道部分被合併、切斷或拆除消失,而部分則留存在新規劃的街廓中,成為在地居民行走的巷弄。在熱鬧繁華的街道旁,低調幽靜的巷弄,卻是諸羅城的時光軌跡。

城市中心:永恆的中央噴水

「圓環」是日治時期以後才開始出現在城市裡的特殊空間,其設置位置多與清代城門所在有關。圓環除了交通功能之外,也常因各自歷史背景與環境條件的差異,形成不同的特色。而在嘉義市的圓環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央噴水圓環。

中央噴水圓環為嘉義市在二十世紀初進行市區改正規劃後的產物,噴水設施推測跟一九一四年「嘉義水道」的設置有關。圓環之後還變身成為一個小公園,有噴水池、座椅與樹木植栽,人們可以走入圓環中歇坐,夏日有水池避暑更受歡迎。這座在舊城邊緣與新城中央的圓環公園,逐漸成為嘉義市民心中不可取代的城市中心。

中央噴水圓環在戰後歷經變遷,公園消失,多了國父塑像,再到目前改為會自動旋轉的嘉農(KANO)投手吳明捷銅像,從圓環看城市,也見證中央噴水與嘉義的永恆。

規劃城市:隱藏的軸線

嘉義市區目前使用的街道系統,主要來自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而在最早啟動的方案中規劃了一條最重要的道路,之後被嘉義人稱為「大通」,也就是現在的中山路。跟另一條「二通」(又被稱為「本島人街」)最明顯的差異,在於二通主要是清代原有的路徑加以整理延伸,而大通則幾乎完全是新開闢的道路。

首先是從嘉義車站開闢到中央噴水圓環,轉個角度延伸到嘉義廳(日後的嘉義郡役所、市役所),之後再一路往東延伸到嘉義公園與嘉義神社。這條貫穿城市東西兩端的重要街道,論寬度與長度都是當時嘉義市之最。

連結了嘉義車站、噴水圓環、市政機關到最東邊的嘉義公園與神社,大通形成一條帶動城市發展的新軸線。雖然靠近軸線兩端的區域在當時都還是空地,但很快地隨著這條核心軸線的驅動,街道兩側街區開發相當快速,大通因此在日治時期即有相當蓬勃的商業活動,至今仍是嘉義市百年來最活躍的主要街道。

軸線對於城市的意義,不僅是帶來實質的街區發展,更具有精神上的象徵意涵。這條街道形塑了嘉義市—特別是從日治時期一九三〇年代以來—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意象。從抵達被稱為「本島第一摩登」的嘉義驛開始,穿越大通沿街熱鬧的店面,然後是城市中心的中央噴水圓環,經過包括嘉義市役所、警察署與稅務出張所…等機關所組成的地方行政核心區,最後終點則是綠意盎然的嘉義公園,並沿著參道步行往上至山仔頂的神社參拜。

這條由街道串起的軸線,連結了嘉義市最重要的城市地標,在過去成為嘉義市邁向現代化城市的具體形象,在當代則成為一個貫穿城市歷史的通路,持續指向這座城市的朝日與夕陽。

遊逛展示:街道與亭仔腳

「亭仔腳」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騎樓」,它是街道兩側建築物一樓立面退縮後,所形成有頂蓋可供人行走的連續空間。台灣的氣候在夏天是炎熱、多雨的環境,可提供遮陽避雨的亭仔腳,即是因應此氣候而產生的設計,從清代發展延續至今。

對於沿街的店家來說,亭仔腳可視為店面空間的延伸,其性質更像是「櫥窗」,具有商品展示的功能。在一九三〇年代嘉義市為提振地方觀光與商業活動,曾推動以「都市美」為主題之政策,其中亭仔腳即成為重點獎勵項目。包括今日的公明路、光華路、吳鳳北路與忠孝路的部分路段,當時就被劃設為亭仔腳的主要設置街道。時至今日,若我們去到當年這些指定設置的街道,仍然可在這些沿街建築的亭仔腳空間中,辨認出特別細緻華麗的風格。

戰後亭仔腳的功能不再被重視,許多空間也被佔用或阻斷,在嘉義市今日僅剩中山路尚有較為連續完整的亭仔腳可供行人使用,也成為唯一一條人們不用與車爭道,得以悠閒步行、逛街消費的街道。如果你願意,從嘉義車站一路走到嘉義公園,歡迎體驗嘉義市的「亭仔腳櫥窗之旅」。

庶民視角:方慶綿的二通街景

日治時期嘉義市的街景照片,多來自官方出版品或繪葉書(風景明信片),只要是以街道為主題的畫面,大多呈現的是筆直、平坦且帶有透視感的路面,以及街道兩旁是整齊簇新的街屋。這種呈現方式多少帶有對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迷戀與吹捧,而鮮少觸及對於街道上人物的生活紀錄,因此這些街景照片往往帶給人一種距離感。在日治時期的攝影記錄原本就不多,屬於街景主題而又與官方視角有所不同的重要作品,當推攝影師方慶綿一張攝於昭和四年(1929)的二通街景,可列為嘉義市歷史上頗具代表性的街景攝影之一。

這張照片以玻璃底片拍攝,主題是《新高寫真館前的廟會遊行》,呈現的是二通(今中正路)街道上,浩蕩經過新高寫真館前的廟會繞境隊伍。這張照片除了拍攝廟會,攝影師也特地爬到對面二樓高度取景,將新高寫真館放在畫面正中央,這不過是他來到嘉義創業的第二年,寫真館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但這張街景照片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廟會與寫真館的紀錄,他同時也記錄了當時嘉義街道上的許多人們。在繞境隊伍兩旁,有穿著制服的學生,也有一般台灣人服裝的小孩,有戴著斗笠也有戴著紳士帽的各種人物,還有屢次出現在畫家陳澄波的嘉義街景寫生中,那穿著長襪、長裙,還撐著洋傘的女性背影。此外,旁邊木造圍牆上還有兩個探出半個身體的女孩,正專注地看著繞境隊伍,比對舊地圖,發現圍牆內原來就是當時的「女子公學校」。

方慶綿紀錄自己的創業起步與廟會繞境,也間接記錄下街道上的人們,這一切都不是安排好的演出,卻珍貴地留下當時嘉義街道上,最真實自然的庶民風景。

Google街景與街道生活

街道風情千百種,但在這個網路世代,許多人對於街景最直接的來源,與其說是實際的街道經驗,更多或來自「Google街景」。透過街景車球形鏡頭的「採集」設備,它呈現了一種「沒有焦點的全視角觀看」,我們透過網路的街景畫面,連結自己與街道空間的關係。

隨著街景資料庫的持續累積與更新,它甚至逐漸「保存」了「消逝的街景」,我們可以透過街景服務看見過去,或回顧街景的改變。網路上的街景因此帶有歷史與文化意義,除了少數街景車無法進入的空間,我們幾乎可以在網路上「走遍」嘉義市的大街小巷,參觀整座「城市博物館」。

雖然觀看與經驗街道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但不變的是作為街道的使用者,如何能夠意識到自己與街道的關係。正如《我香港,我街道》一書所傳達的,街道為何能夠凝聚我們的認同,正因為我們在街道上不僅看見其他的人事物,我們看見彼此,最終,也將看見街道上的自己。

(原文為2020年5月完成,發表於《桃城晃遊》雜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