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回嘉義經常搭乘國道客運,每當車子斜斜爬上嘉雄陸橋,通常也就是旅客們拿起行李準備下車的時候,經過酒廠前玩具店的充氣恐龍,客運最終站就停在公賣局前。
因為家裡距離公賣局並不遠,我下車後通常是自己走路回去。記憶中因為總是在夜晚回到嘉義,步行經過公賣局附近街道時,已是一片寧靜。當時的嘉義酒廠已逐漸搬遷至民雄新廠,偌大的街區加上稀少的人煙,給人一種寂寥感。印象中這個街區內除了一般民宅之外,也有一些倉庫與幾間小型的鐵工廠夾雜其中,大多是老房子。
多年後,隨著酒廠、公賣局這些工業遺產空間的轉型,這些歷史久遠的工業生產重地,如今已有截然不同風貌。舊酒廠已是嘉義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而公賣局透過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的模式,以美術館的定位重新出發,並且突破以往原貌保存的空間限制,透過建築增建與新舊對話的策略,在歷史空間疊加新的創意能量。
這些具有城市地標特質空間的轉型,除了創造城市歷史的多樣性價值之外,新的藝文產業動能與周邊街區社群的互動關係,在都市發展過程中是頗值得持續探索的課題,本文藉由耙梳美術館周邊街區的歷史脈絡,嘗試建立一個城市文本閱讀的理解基礎。
街區的誕生:從牛墟尾、菜園仔到西門町
嘉義市在1906年大地震之後開始推動「市區改正」,沿著大通(中山路)、二通(中正路)從車站往東開闢出一大塊的新興土地,這塊黃金地段成為以日本人為主要經營者的新興商業區,站前的「榮町」成為嘉義市街的繁榮象徵。
不同於車站前沿街商業活動的快速興起,從車站往南延伸的區塊,並非市區改正的首要之地,但因靠近鐵路佔有原料與貨物運送的便利,而吸引了製酒工場的落腳,也成為影響此區之後將近百年發展的重要因素。
若要試著界定美術館的街區範圍,約可以日治時期的酒廠與公賣局為中心,由仁愛路、民族路,以及從嘉義車站往南延伸的中山路所圍繞的一個三角形街區。今日嘉義車站的所在,在鐵路出現之前,屬相較於諸羅城中心的邊陲地區。站前中正路至火車站一帶,為提供牛隻交易的市集,舊地名稱之「牛墟尾」,於日治初期尚存。走出車站往中正路方向,位於巷內的廟宇「西安宮」,其牌樓仍保有「車頭口、牛墟尾」之地理標記。
檢視日治初期的地圖,此區仍可見由城內西門外店仔尾街延伸出來的路徑,可向西或南通往竹圍、番仔溝、菜園仔等聚落。這條路徑日後因鐵路的阻隔,轉而改道沿著鐵路方向,於番仔溝聚落前,大約在今日台鐵嘉義機務段所在位置轉向跨越鐵路,並分道連結通往北港路與博愛路。
美術館街區在日治初期的範圍,大約在店仔尾街與今日民族路之間,當地除「菜園仔」聚落外,大多數土地為已開闢之田園。日治時期嘉義市陸續推動市區改正擴張發展都市土地,此地逐漸開闢新的街區,街區主要範圍屬當時的西門町與末廣町。
酒工場與專賣局
不同於站前的商業街道屬性,此區的發展自日治時期以後多為工業相關產業,推測有兩個重要的因素牽引:首先是鄰近位於新富町的嘉義電燈株式會社,自1913年起供應嘉義市街所需電力,站前的西門町是用電大戶;其次為1916年日本人赤司初太郎於此區創立的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嘉義工場,對於相關產業的進駐應有一定影響力,而共同形塑了此區當時的工業地景風貌。
大正11年(1922)5月5日,台灣總督府公佈《台灣酒類專賣令》,並於同年7月1日正式實施。專賣制度確立之後,酒類的製造與販賣皆由官方掌控,赤司初太郎的製酒工場也因此被徵收,並於1924年改由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管理,初期專賣局的辦公室仍位於工場內。
在日治時期,嘉義酒廠主要製造酒類為酒精、糖蜜酒、糯米酒及藥酒等。製酒工場附近並無天然溪流,製酒所需水源根據文獻早期係來自地下水,而製酒過程產生的廢水則排放至鄰近的番仔溝,也就是日後的中央大排,這些從酒廠排出的廢水,亦曾被視為具有肥力,而被下游姜母寮聚落一帶的農民取用至農田灌溉。
嘉義舊酒廠營運至1999年,酒廠生產線全數移轉至新的民雄廠區之後,在2002年成為全國五處閒置酒廠空間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操作基地之一,並登錄廠區內八棟日治時期建物為歷史建築1。
園區內現存歷史最久的建物為大正十三年(1924)興建的「中間試驗場」,目前外觀所見紅磚牆為敲除後期水泥粉刷層後所還原之樣貌,山牆上帶有拱心石造型的半圓形氣窗,可見去除繁複裝飾後的簡化風格,但仍具有西洋古典建築元素的特徵。另一棟「五金倉庫」則是建於昭和五年(1930),為一挑高設計之建築,從立面可看出當時建築設計受現代主義思潮之影響,簡潔的開窗、水平飾帶收邊,以及屋突上的圓弧造型,皆頗具時代特色。
位於酒廠對面的專賣局嘉義支局辦公廳舍建築,創建於1936年,該基地原本是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工場所在,煉瓦會社搬遷至港仔坪後,這塊地改為專賣局嘉義支局使用。專賣局嘉義支局建築於1937年完工,全棟均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少見的圓弧形量體加上水平線條,呼應了與街道轉折的對應關係。此外,鮮明的金屬旗杆座、深出挑的入口雨庇、釉面Scratch磁磚…等建築特色,都讓此建築成為頗具代表性的鮮明地標。
鐵工所、礦油行與糧食局
從日治時期1930年代的地圖,可見此區少數幾間被標記名稱的私人工廠:如中林鐵工、東洋混凝土與煉瓦會社等。嘉義市鐵工所行業在日治時期的分布,多位於郊區竹圍仔與本街區鄰近範圍,除了與住宅區稍遠離的考量之外,推測也與本地大型工廠如酒廠、木材廠等對於機械設備的需求有關。此外,這些鐵工所也提供鄰近糖廠的機械零件,以及農具、建築工程使用之金屬製品。服務工廠的機械,也帶動了此區另一個與機械設備相關的行業,就是提供機械用油的礦油行。
比對1961年的嘉義市街圖,戰後此區的主要行業,可見與車站區位相關的客貨運行業,如汽車行、三輪貨運行、輪胎廠等,而戰前的鐵工所產業亦可見延續擴散的脈絡,如機器廠、機械廠、製冰廠、礦油行等。目前在永和街上的「茂源機械廠」,仍可見保有早期行業將電話號碼(1952年以前電話僅有四碼)製作於建築立面上的習慣,同一條街上的中南礦油行設立於1961年,是營業已將近一甲子歷史的資深油行。
在這張老地圖上此區的公共建築除嘉義酒廠、菸酒公賣局之外,尚可見華南(銀行)倉庫與糧食局。糧食局建築現已不存,但位於美術館的後方,廣寧街上這棟立面有「糧商之家」字樣的獨特建築,簡潔的量體分割加上垂直遮陽板設計,吸引人們的目光之外,也留下些許米穀糧食產業發展的歷史線索。
城市文本的書寫:街區的有機空間
沒有光鮮亮麗的媒體光環,嘉義市一直是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低調小城,但這幾年似乎慢慢有人開始注意到這座城市令人值得玩味之處,恰是它累積沉澱許久,連在地人都快遺忘的歷史文化底蘊。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城市裡的每條街道、每個街區,都有自己的發展紋理。歲月如實走過,也必然在空間裡留下痕跡,成為生活在當中的人們可以訴說的集體記憶,成為積累在城市空間裡的歷史文本。
走過街道,每個人的感受並不會完全相同,在不同的地點駐足,在不同的焦點上讓目光停留。但身體經過的空間,它神奇地會留下觸覺的空間記憶—那可能是來自街巷的尺度感,來自建築立面上錯落的線條,來自洗石子的細緻陰影,或是那雨淋板上的木紋。
隨著美術館如火如荼的籌備,街區的改變是必然,不同屬性的動能,對街區帶來的改變,正如同百年前製酒產業的進駐,對這裡帶來的影響一樣,街區終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對話方式。不論方式與結果為何,有機的空間對話已經展開,我們一起見證,參與一個轉型重啟 的時代。
(原文為2019年11月完稿,發表於嘉義市立美術館《回歸線》館刊)
- 「原嘉義酒廠」建築群中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共包括「中間試驗場」、「鍋爐室」、「五金倉庫」、「貯酒室」、「再製酒第一工作廠」、「製麴工廠」、「包裝工廠」、「機械修理工廠」和「木工工廠」等約於日治時期大正13年至昭和12年(西元1924~1937年)之間所興建之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