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義市舊城區的範圍裡,真正橫貫東西的街道,其實並不多,中正路是其中一條。中正路,舊稱「二通」,是老嘉義人習慣的街道名稱。「二通」顧名思義,是日治時期僅次於「大通」(今中山路)的重要道路,而當時在這條街道上,主要多為本島人所開設的店面與消費族群,故又稱「本島人街」。據老一輩的嘉義人描述,早期二通的繁華程度並不亞於大通,沿街商業交易十分熱絡,人群往來摩肩擦踵,盛極一時,其發展痕跡今日猶存。
考證二通的街道發展歷史,最早可追溯自清朝時期。根據文獻記載,今日嘉義火車站一帶,原為清代的牛墟1,且因位於城外郊區人煙稀少地帶,故稱「牛墟尾」,此段歷史筆者亦曾於二通鄰近火車站的重要廟宇「西安宮」,聽廟方人員講述當地廟宇的遷移與發展歷史中提及,可茲印證。 從「牛墟尾」的市集與嘉義城之間,至少在清代末期即已存在一條往來道路,並有居民定居形成聚落。從牛墟往城內方向走,沿途可經過清代舊地名包括:「店仔尾」、「石路仔」與「西門外街」等2,最後抵達西門進入城內,這條路徑我們可在日治初期的《台灣堡圖》中清楚看見。此外,在1895年日軍繪製的《嘉義戰鬥圖》中,也可發現此條路徑成為日軍進攻嘉義城西門的路線,並標示出「店仔尾街」的地名與聚落範圍。
若再進一步對照明治42年的《嘉義市區改正圖》,可發現在1906年實施的市區改正計畫中,二通的街道規劃方式,除了平行於大通劃設之外,在過了今日民生北路的路段,疑似還牽就當時聚落街道現況,而整條道路往南偏移了一點角度,到過了國華街才又恢復平行的棋盤式規劃。在第一期的市區改正計畫中,二通從今日西門街開始,往舊城區延伸一直到原東側城牆位置(今和平路)結束,長度與寬度都僅次於大通。
根據前述歷史地圖的考證,二通的街道發展歷史,其實反而是遠早於大通,也因此在1906年市區改正之後,新開闢之大通多由日本人開設新店舖,而本島人則延續原本的習慣,繼續在二通消費,二通「本島人街」的街道性格自此形成。此外,當中另一個值得探究的特點,是二通的商店類型,有相當大比例與鄰近山區、平原物產有關,這點也與大通店面明顯有所不同,其產業發展或與二通自清代所延續之傳統商業模式,以及本島人之間長期的物產交易默契有關。 日治初期進行市區改正以後,二通在舊城外的部份,多劃設入「西門町」的範圍,日本政府並在二通於西門町五、六丁目的位置(今日西門街與西榮街之間),劃設了合法的風化區「遊廓」,帶來二通發展歷史上相當獨特的一段街道風景。日後隨著嘉義市東、西小賣市場的設立,嘉義市消費、娛樂、商業市場的蓬勃發展,以及二通原有的物產交易特色,帶動沿街商店的密集發展,二通成為商業街道的特質益發明顯。
初步總結二通的街道發展史,有以下特點:
一、比大通更早形成的歷史路徑,可見嘉義在清代的發展脈絡;
二、在日治時期成為連結城內與車站之間的重要路徑,不同於大通的純正日本色彩,二通成為山產、物產集散的「本島人街」;
三、作為少數橫貫嘉義舊市區的重要道路,二通沿線具差異性的商業發展模式,也各自留下了不同的歷史痕跡。
街道的歷史,就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歷史;街道的性格,也形塑了這個城市的性格。二通獨特的街道特質,對嘉義市來說,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意義。
(原文發表於2015年「六角文化聚落 空間紋理調查與書寫計畫」)
- 「牛墟」為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的交易場所,類似市集的空間,除了交易牛隻,也進行一般日常物品的交易。 ↩︎
- 根據《嘉義市史蹟專輯》(石萬壽,1989)描述,「店仔尾」為當時沿街商店發展的末端,約為民生北路至西門街之間;「石路仔」為有舖設石板的道路,約在國華街至民生北路之間;「西門外街」則約位於西門城外至國華街之間的道路。此路段舊地名分佈狀況可參考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於2004年所製作之《嘉義二通老地圖》。 ↩︎
侵權紀錄
因為這篇以「二通」為主題的文章發表的較早,網路上慣習的「複製貼上」也透過搜尋引擎找到這裡。數年後,我也(不意外地)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未經同意、不標註來源,並且擅自修改這篇文章的文字,變成他自己的介紹文。經歷過許多這種經驗,我也蠻無感了,就把它記錄下來,讓大家知道,「尊重他人的著作權」在台灣社會還有多遙遠的距離。
這是一位叫Ricor(李廣)的攝影師,他把我這篇文字擷取拼湊修改之後,放在他的臉書與IG,採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