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指出嘉義在氣候環境上一個最重要的特質,當屬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的北回歸線。
位於省道台一線旁的北回歸線地標,是許多環島旅行者經過嘉義時的必訪之地。此地的北回歸線標誌幾經更迭,最早設置於西元1908年,是全世界第一座北回歸線地標設施,當時設置的目的,除了彰顯北回歸線的地理獨特性,同時也慶祝台灣縱貫鐵路的全線通車,北回歸線自此成為鐵道風景的一部分。若你是搭乘火車經過北回歸線,還可注意有一座小小的「北回歸線」車站佇立在鐵路旁,靜靜地目送南來北往的回歸線過客。
日治時期總督府發行的紀錄片《南進台灣》中,有關嘉義的介紹分為四個部分,依序是新高山(玉山)、阿里山、嘉義市,最後是北回歸線,影片中特別強調跨越了北回歸線就進入了熱帶氣候,以及熱帶氣候的溫度、陽光帶來的產業特性。就像芒果樹一樣,對於來自北國的殖民者而言,跨越這條地表上看不見的線,是對熱帶國土的想望。
我很晚才知道原來北回歸線會漂移,以每一百年十五公尺的距離,在苗栗與屏東之間擺盪。由此來看「北緯23.5度」的意義,與其說是標記了北回歸線,更像是以北回歸線標記了嘉義。嘉義在1970年代曾有一個以「回歸線」為名的畫室,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藝術種子,而回歸線之名如今也成為嘉義市立美術館的館刊名稱,無形中這迴返的牽掛,也彷似那漂移的北回歸線,存在著離與回的雙重性。
在許多北回歸線的老照片中,特別吸引我注目的是一張大約1920年代的風景明信片,它的標題是「北回歸線標塔」,但畫面最突顯的是前方的水牛與農民,後方一望無際的田野中,佇立著第三代的北回歸線標誌,碩大的地標此刻也成為田野的一部分。從歷史回歸地景的探索,那嘉南平原景觀的樸實感,或才是北回歸線永恆召喚的魅力所在。
(原文為2021年8月完稿,發表於「雲嘉嘉營視覺藝術連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