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日京、黃文陶與上池醫院
筆者在研究嘉義地方歷史的過程中,曾注意到兩位研究領域較特別的人物,其中一位是拍攝台灣第一部昆蟲紀錄片的「昆蟲知己」李淳陽博士1(1922~2014),另一位則是植物學家廖日京(1929~2013)。兩位前輩都是出生於日本時代,並對自己興趣的領域投入畢生心力鑽研,也累積豐碩成果與重要貢獻。其中,廖日京是筆者前幾年在撰寫另一篇有關嘉義市青芝亭文章時,意外發現一張未曾看過的老照片,而且令人驚訝的是攝影者居然是一位植物學家,也因此發現更多廖日京在嘉義的珍貴攝影作品。
作為台大森林系教授,除了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學者的身份之外,廖日京與嘉義市有著相當深的淵源。1929年出生於日本京都(也是其名字裡的「日京」的緣由),廖日京三歲時跟著外祖父的家族一起返回臺灣,他的外祖父就是後來活躍於嘉義市醫界、藝文與政治圈的知名仕紳—黃文陶醫師2。黃文陶醫師留日返台後,選在嘉義市的東市場附近,原清代諸羅六景「檨圃風清」所在地開設「上池醫院3」,醫療工作之外,他也是在地詩社的重要成員。
廖日京在嘉義的成長過程,跟上池醫院可說是密不可分,住家與醫院也是緊鄰的關係,一直到高中北上就讀淡水中學校才離開嘉義。
空間與記憶:廖日京的嘉義凝視
或因興趣之故,且家境經濟也許可,廖日京相當早就有攝影習慣,近年國家文化記憶庫公開一批廖日京所留下的照片與底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建檔),其中竟有許多相當珍貴的嘉義市戰後影像紀錄。而且非常特別的是有部分照片是來自一卷民國58年(西元1969年)3月18日當天所拍攝的底片,筆者根據拍攝地點推測,很有可能是廖日京當天以步行方式,拿著相機拍攝嘉義市街的攝影紀錄。
檢視這批廖日京所留下的珍貴照片,當天他在嘉義市漫遊的足跡,有可能是從居住的東市場附近(上池醫院)出發,經過市場街道,走到東門圓環折返,經過中央噴水池,再一直往西走到嘉義車站,並在沿途留下他駐足凝視的痕跡。個性內斂,曾經想要念哲學系的廖日京,在1969年拿起相機的這一天,或許是已經離開嘉義在外求學工作多年的自己,突然想要回頭看看這個曾伴他成長的都市。此外,這一批廖日京的攝影紀錄,也包括上池醫院拆除前的影像,以及上池醫院拆除後所設立的「雙忠市場」,如今看來都是相當珍貴的歷史記錄。
「雙忠市場」的名稱應來自於鄰近的「雙忠廟」,而雙忠廟戰後的重建,黃文陶醫師即扮演重要角色。這座在照片中看來甚具規模的市場,奇怪的是在文獻記錄似乎相當少,筆者之前也未曾聽聞。市場原址現已成為「擴張版」的東市場一部份(中正路185巷),且已改建為連棟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1969年3月18日的中央噴水圓環
廖日京在1969年3月18日拍攝的嘉義市街景照片中,特別引起筆者注意的是數張在中央噴水圓環所拍攝的影像。嘉義市當時還是縣轄市,市長為許世賢,也大約在同時許世賢推動嘉義市的「四大工程」,即包括中山路拓寬與中央噴水池改建為「七彩噴泉」等重大計畫,而廖日京的攝影,剛好紀錄了中央噴水圓環與中山路進行改造前的樣貌。
曾在電影「KANO」出現過的嘉義市中央噴水圓環,自創建以來從噴水池變成小公園,成為市民最愛的夏天納涼場所,二二八時也是民眾聚集演講的歷史地點,歷經多次變動改造,現在又變回噴水池。每個時代似乎都在這裡留下一些改變,但一百多年來不論空間與周邊人事物如何輪替演化,維持不變的是中央噴水圓環作為城市地標的特殊意義。以下我們就跟著廖日京的足跡,來走一趟1969年的中央噴水圓環吧!(註:圖片順序為筆者依逆時針動線排列)
在中央噴水圓環附近的中山路,廖日京也停下腳步拍了三張照片,如今看來都是相當珍貴的紀錄:
■ 延伸閱讀:
台北植物園腊葉館「20世紀植物分類學者的日常:廖日京」
國家文化記憶庫「植物分類學者廖日京的學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