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中央噴水池

位於嘉義市區的正中心,「中央噴水池」[1]對於嘉義人來說,有著多重的特殊意義。除了是市區重要的交通節點之外,中央噴水池在歷史上也曾經是清代嘉義城牆的一部分,有著「桃仔尾」[2]的舊地名;在日治時期城牆拆除之後,此地銜接了從嘉義火車站通往舊城的重要通路(即今日的中山路),逐漸地成為嘉義市的市中心地標;在二二八事件中,此地也是最早的訊息傳播地點;如今每逢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夜,此地更是候選人造勢遊行的必經之地。

嘉義市的中央噴水,不僅是一個交通節點、一個地標,更是一個對嘉義人來說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的所在。但這樣一個重要的空間,你若問嘉義人:「中央噴水池是哪時候蓋的?」答案卻往往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許世賢市長所興建,也有人說是日本時代就有,在2014年上映的電影《KANO》裡頭,描述許多嘉義場景,似乎又是跟1931年當時的嘉農棒球隊同時期興建?究竟,中央噴水池是在那一年蓋起來的呢?

噴水池的誕生:大地震與市區改正

西元1906年3月17日凌晨,嘉義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強烈地震,震央約位於今日嘉義縣梅山鄉。受強大地震力波及,嘉義市區災情慘重,市街建築損壞倒塌多處,日本政府藉此重建機會,於震災後一個半月立即實施嘉義的「市區改正」[3]計畫,自此奠定了嘉義市街區發展規模的雛型。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的市區改正計畫中,於連接火車站的一條主要道路與清代舊城壁交接處劃設了一個圓形廣場,此即「中央噴水池」第一次出現在嘉義市的地圖上。

因市區改正而誕生的「中央噴水池」,搜尋文獻尚未發現有明確之創建或啟用紀錄,但1906的市區改正計畫是在1911年完成,可說1911年至少應有此中央圓形廣場的完成。但廣場完成了,中央的「噴水池」是否同時完成?而最重要的是:要供給這個噴水池的水源,要從何而來呢?這就必須再去追溯嘉義市的自來水發展歷史。

圖:嘉義市中央噴水池(《記念臺灣寫真帖 》,1915年)

根據文獻記載,1914年嘉義水道啟用,這是嘉義市第一次有「自來水」出現的年代,而根據目前找到最早的中央噴水池照片,是1915年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出版的《記念臺灣寫真帖 》一書中的照片,可見當時的圓形廣場與位於廣場中央的噴水池,已有噴水設施的完成啟用,因此我們或可推斷,在1914年嘉義水道啟用的同時,也就是嘉義市中央噴水池第一次出現在市民眼前的年代。這一個用採自來水的噴水池,其獨特的景觀對當時剛經歷市區改正鉅變的市民而言,各種新秩序的規範與殖民文化的洗禮,想必帶來不小的衝擊,而嘉義市逐漸啟動加溫的現代化過程,也透過這一個位於市區核心噴水池景觀的呈現,逐漸的深入人心。

噴水池的空間:從景觀公園到生活場景

從日治時期中央噴水池的老照片中,可見圓形的噴水池護岸是以卵石砌築而成,在中央位置的噴水設施則以疊石造景,水池週邊設有圍籬並種植不少樹木,當中還可見一棵疑似「瓊麻」的熱帶植物。這一個中央噴水池的大致樣貌,也就是電影《KANO》中所出現的中央噴水池場景,雖然影片為了劇情需要安排了噴水池施工情節,但事實上噴水池並非當時才建造或完成噴水設施。

在1915年出版的《衛生關係案內》一書中,稱當時的「中央噴水池」為「中央圓形公園」,且規劃噴水池、樹木造景等景觀設施,顯然是要在當時的市區中心創造一個休憩空間。從日治時期與中央噴水池相關的許多歷史圖像中,可見噴水池週邊除了許多來往人群之外,有的人會駐足觀賞水池,或兒童在池邊戲水,還有「輕便車」、「人力車」等以此地為營運據點。

而在中央噴水池的週邊,也圍繞著當時嘉義市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如嘉義郵便局、嘉義衛生公館、嘉義旅館…等,都位於噴水池的圓環道路週邊,與中央噴水池共同建構出嘉義市繁榮的市街中心象徵。在嘉義市前輩畫家陳澄波的畫作中,中央噴水池也是他寫生的重要地點,最早於1927年的「夏日街景」一圖中,即有中央噴水池的出現,並分別在他1933年的「嘉義中央噴水池」與1934年的「嘉義街中心」畫作中,呈現當時已然成為嘉義市街中心的中央噴水池週邊的生活樣貌。

前述這些歷史的圖像紀錄,都可證明中央噴水池自啟用之後,隨著嘉義市街的發展,不但成為嘉義市的重要地標,也逐漸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成為嘉義市重要的生活場景。 此外有趣的是,若比對陳澄波1933年與1934年的兩張畫作,可發現陳澄波所畫的噴水池在造型上似乎有些微不同,若非畫家構圖安排上的需要,不知是否當時中央噴水池恰好進行改建,而陳澄波透過寫生留下了這一段紀錄呢?

噴水池的消失與再現:認同的政治

戰後,曾在1945年遭到盟軍空襲燒毀大半市區的嘉義市,街區景貌已有相當程度的改變,但位於市區核心的中央噴水池,依舊是嘉義市區的重要地標。1947年3月2日,在中央噴水池旁,幾位外地年輕人帶來台北動亂訊息,並演說號召市民反抗,嘉義市捲入二二八事件之中,事件結果影響深遠。

從戰後約1960年代的照片中,可看見中央噴水池的樣式與日治時期初建原貌已大不相同,但其確切之變更時間點為戰前或戰後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二代的中央噴水池仍維持最初圓形公園的規劃概念,但中央噴水池的噴水台基座與整體造型與第一代已明顯不同,整體風格接近巴洛克式的設計,而圓環道路與噴水池之間仍保留綠地,上面原有樹木與十字形的步道依舊維持不變。

但戰後在獨特的黨國政治氣氛下,台灣許多城市的重要道路紛紛改名為「中山路」、「中正路」之外,廣場與街頭也陸續出現「偉人」塑像坐鎮,位在嘉義市「中山路」上的中央噴水池,先是1956年於原噴水池中央位置鑄造當時總統蔣中正銅像,之後又改為由國父孫中山的塑像所取代。經比對照片「偉人」塑像與基座似乎是直接於原有噴水台上搭建並沿用至今,而噴水池當時則遭拆除填平,周圍綠地與樹木也遭移除,這是五十年來嘉義市第一次失去中央噴水池的景觀。

所幸嘉義市失去中央噴水池的時間並不久,1969年在嘉義市公所許世賢市長任內,積極推動「嘉義市四大工程」,其中包括拓寬中山路,將中山路圓環中央的國父塑像座臺升高,且計畫於塑像周圍興建具有夜間燈光景觀功能的「七彩噴泉」[4],這不僅恢復了中央噴水池的原有景觀,可說是中央噴水池的夜景加強版!

圖:「嘉義市四大工程」文宣封面、封底,嘉義市公所編印,1969
圖:「嘉義市四大工程」文宣內頁圖片,嘉義市公所編印,1969

此一夜間景觀結合噴水池的創舉,在許世賢市長突破當時嘉義縣長與警察的阻撓[5],克服萬難興建完成啟用之後[6],這第三代的中央噴水池意象深植民心,並隨著噴水火雞肉飯、七彩木瓜牛奶…等地方知名小吃與商業符號的傳播,逐漸擴大成為今日許多嘉義市民對於中央噴水池的共同記憶。但可惜的是,自此中央噴水池的也從過去可親近的圓形公園綠地,變成與市民隔著欄杆相望的噴水池,互動性大為減少。

自多了七彩夜景的中央噴水池完工之後,許世賢的競選說明會也經常選擇在此處舉辦,日後隨著各路選舉人馬的加入,在投票日前夕繞經中央噴水池的選舉造勢活動逐漸形成候選人之間的默契,至今更已成為嘉義市每逢選舉必定會出現的「最後一夜」盛況。這猶如嘉年華會一般的「最後一夜」選舉造勢大遊行,已與中央噴水池的空間共構,成為嘉義市一個獨特的文化印記。

結語:每個嘉義人心裡的「中央噴水池」
圖:嘉義市中央噴水池(2015,陳世岸攝影)

回溯中央噴水池的空間脈絡,這個存在於嘉義市已超過一個世紀的噴水池景觀,與市民互動程度之深,其意義早已超越它本身原有的功能性。自從2007年9月噴水池中央的國父孫中山塑像在無外力作用下自行崩毀之後,似乎也再度解放了這個水池的空間性格。位於噴水池中央的角色,從管樂小雞 、燈會巨龍(2010)、到KANO的吳明捷塑像(2014),也引發大家對於噴水池的更多想像。 跳脫政治符碼的框架,中央噴水池不論在哪個時代、以哪一種面貌呈現,它早已是嘉義市民的集體記憶與文化上的共同資產。每當我繞經這個圓環,總感覺到這個噴水池就像一個老朋友,似乎在跟每個經過的市民說:「嗨~我們又見面了!」

(原文發表於2015年「六角文化聚落 空間紋理調查與書寫計畫」)


[1]「中央噴水池」有許多別稱,例如「中央噴水」、「中央噴水圓環」、「嘉義噴泉」、「中央七彩噴水池」、「桃仔尾」…等,其中以「中央噴水」簡稱最常被使用。

[2]嘉義城因城牆狀似桃子外型,故又名「桃城」,而「桃仔尾」指此地位於桃形城牆的末端。

[3]日治時期之「市區改正」計畫,即類似今日的都市計畫或都市更新計畫。

[4]1970年紀錄於「嘉義噴泉竣工紀念」牌上之正式名稱為「嘉義噴泉」,但一般市民鮮少使用此名稱。

[5]因當時嘉義市仍為縣轄市,嘉義縣政府並不同意此項工程,當時市長許世賢另向中央爭取經費,但原預計達12公尺高度之噴水,也下修為2公尺,原有國父塑像基座最後則維持原貌沒有升高。

[6]中央七彩噴水池竣工日期為民國59年5月10日,落成典禮為民國59年10月25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