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嘉義老醫館

走在嘉義市的街頭巷尾,有一種類型的老建築,會特別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西醫體系的診所,也是一般俗稱的「醫生館」(i-sing-kuán)。這些老醫館大多分佈在被嘉義人稱之為「市內」的市中心區,有相當高的比例是不高於兩層樓的木造建築,與一般街屋相較,除了有正式的入口空間,其立面外觀也較注重細部表現,整體建築散發出一種典雅內斂的氛圍。

嘉義市的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自2018年起針對嘉義市這些日治時期以後創設的老醫館與醫師進行調查與書寫,耙梳醫師社群生命史與擔負醫療場所重任的醫館建築,所累積的成果讓更多人開始去意識到這個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除了專業的醫療服務貢獻之外,也是城市集體記憶的一部份。(可參見網站:嘉義市老醫館的故事

嘉義市的醫師人數、醫療機構密度之高,在日治時期即已非常明顯,庄野橘太郎於臺灣社會事業協會1942年出版的期刊中,以當時市區八萬人口即有八十位開業醫師,以及長壽人口的比例,特稱嘉義市為「醫者町健康地」。

日治初期嘉義市的第一批西醫,是甫抵達台灣的日本籍醫師,他們最早的服務據點,就是日後被老嘉義人稱為「大病院」的嘉義醫院,當中部分日籍醫師後來也轉到市區自行開業。而隨著台灣本島的現代醫療體系開始發展,加上日本政府對台灣人在社會發展的諸多限制,醫師行業收入高也受社會敬重,因此許多家族開始培養後代投入學醫行列,除本島的醫校體系,也有部分選擇到日本留學再返台開業。

日治時期的台灣,在各方面受到日本文化與社會制度影響,醫師的養成同樣也具有當時代社會潮流特徵,醫師們的日常生活型態與醫館建築風格也成為反映日治時期社會文化的重要見證。

醫館建築與空間書寫的回顧

檢視日治初期的醫館分布,可發現因服務對象的差異而有所區分,如台灣籍的醫師,多選擇於舊嘉義城範圍內開業,今日仍可見最明顯的是被稱為「醫生街」的公明路,就是清代連接東門的重要道路。而城外的新興區域如榮町一帶(今中山路),則是日本醫師居多。但這種現象隨著醫師逐漸增加與市區土地的擴張,加上日語逐漸普及,醫師開業地點的族群分界至1930年代以後已不明顯。

隨著老一輩醫師的凋零,目前嘉義市區的老醫館建築,能夠完整保存者已不多。林芝霠在2001年完成的論文《嘉義地區歷史性私人診所建築研究》,是嘉義地區第一本針對老醫館建築與空間概況,以實地調查與訪談紀錄完成的重要文本,並以個案研究方式指出診所建築與空間如何反映社會文化特質與地方區域特性。在此論文所研究的對象中,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福音聯合診所」,也就是最早由潘木枝醫師所創建的向生醫院。

潘木枝醫師(1902~1947)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向生醫院是他從日本留學回台後,於1935年開業時所創建。向生醫院為兩層樓之木造建築,立面開窗變化豐富辨識度頗高,洗石子細部裝飾展現細膩工藝。座落在素有「醫生街」之稱的公明路上,向生醫院面寬約十七公尺,遠比一般街屋寬闊,足以容納一樓作為醫療空間的分區規劃。二樓自創建之初,主要即為住居空間使用,即便是向生醫院後來轉賣給林振華醫師,之後再出租給福音聯合診所,二樓都依然維持原有居住空間的樣貌。根據林芝霠(2001)的紀錄,二樓的客廳也就是原本日式住宅建築中「座敷」的空間,依然維持原有如「違棚」、「書院」等日式風格空間構成,顯見當時在日本教育下成長的醫師,其生活方式也反映在空間風格的選擇。

類似向生醫院將診療與住家空間融合的配置模式,是嘉義市在日治時期醫館設計的主流:一樓醫師看診,二樓的使用則以住家為主,兩者之間並設置中介空間或將垂直動線區隔以維持隱私。對於日治時期嘉義市西醫院所的空間構成,蔡長恩(2019)的研究中有相當詳實的整理分析,提供我們對於當時醫療機構分佈的區位,以及內部空間配置的獨特性,得以進一步理解與分析的重要資訊。如果說醫館一樓是執業空間,二樓就是體現醫師個人生活、興趣與風格的場所,而在這些醫館二樓空間的運用方式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諸峰醫院二樓的「琳瑯山閣」。

醫館樓上的文藝沙龍:琳瑯山閣

嘉義市的醫師社群在日治時期的生活樣貌,可說各有千秋,對公共事務、慈善事業、教育文化等投入的程度,在在顯示出醫師作為知識份子的重要社會角色,對於地方貢獻與影響力頗大。而若要提到在藝術、文化方面的角色扮演,則必得提到一位「醫生娘」—張李德和,也就是諸峰醫院張錦燦醫師的妻子。

張李德和(1893~1972)本身是西螺望族之後,具漢文教育之基礎,詩書畫均有一定成就,1926年在嘉義成立「琳瑯山閣詩仔會」,1929年諸峰醫院改建完成之後,正式於醫院二樓書房成立「琳瑯山閣」。張李德和經常以琳瑯山閣主人的身份,於二樓舉辦藝文活動與相關人士聚會,以當時女性身份的社會參與仍普遍低調的情況,其活動力十分卓越。因諸峰醫院之故,與琳瑯山閣互動密切人士有不少是醫師,其中林玉書與黃文陶除了有漢文教育的基礎,他們同時也都是嘉義另一漢文詩社「鷗社」成員,此外黃文陶原是彰化人,與同樣是醫師的著名作家賴和是漢文私塾的同窗好友。

1931年諸峰醫院創辦產婆講習所,教師成員除張錦燦醫師與張李德和之外,也邀請了林玉書、賴尚遜等在地醫師協助授課,令我十分驚訝的是在相關資料中發現我外曾祖父巫禎祥的名字。經對照推敲之下,發現張錦燦醫師的父親張元榮為清末貢生,曾在東門附近設「時敏堂」書房教授漢文,推測巫禎祥應為當時學生之一。洪韶圻(2017)對張李德和的研究中也指出,因張元榮家族的既有關係網絡,張李德和增加許多與地方藝術文化圈人士互動機會,並透過籌辦書畫會、詩社組織,積極參與全島詩人大會活動,逐步建立起琳瑯山閣的文藝沙龍角色。

張李德和在繪畫方面亦頗有成就,早期受中國畫家王亞南的「南畫」風格影響,並曾邀請王亞南在琳瑯山閣成立「鴨社」進行詩書畫交流,之後則在林玉山指導下發展東洋畫,多次入選台展、府展,並在1943年獲得府展的「無鑑查」榮譽,期間也曾於1938年與陳澄波、林玉山等畫家一起入選府展,共創「嘉義畫都」美名。陳澄波在1935年畫作《琳瑯山閣》就是在諸峰醫院庭園的寫生作品,但在二二八事件之後,這幅畫的去處曾引發諸多說法與揣測,歷史小說《陳澄波密碼》即以此為題,細數時代的集體創傷與藝術家的人生足跡。

從僅存的老照片中,諸峰醫院是一棟風格獨具的和洋折衷風格樓房,位於市中心且佔地廣闊,屋頂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木造塔樓,頗具地標之氣勢。二次大戰末期嘉義市遭盟軍空襲,市中心精華區遭燃燒彈催毀大半,包括諸峰醫院也不幸付之一炬,戰後琳瑯山閣雖曾再次重建,但大環境人事已非,被二二八事件波及重創的醫師們,各種活動轉趨低調沉潛,醫館作為文化、藝術、公共事務參與核心的時代,至此告一段落。

嘉義市老醫館的保存

嘉義市的老醫館,目前仍持續運作經營的,公明路的侯耳鼻喉科是頗受稱讚的一棟建築。如同日治時期醫館建築典型的兩層樓木造街屋,保有「亭仔腳」(騎樓)空間,整棟建築在醫師家族良好的維護下,依然保持老醫館的時代美感。民生北路的「黃文醫生故居」則是嘉義市目前唯一正式以文化資產身份(市定古蹟)保存下來的老醫館。黃文醫師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醫師的學生,也曾在台大熱帶醫學醫學研究所(後改為公共衛生研究所)擔任教授,對早期的公共衛生領域卓有貢獻。此建物原為日本時代所建造,歷經戰火與歲月變遷,在現屋主(也是醫師)支持下得以文資方式保存實屬不易。

位於中山路與興中街轉角的「芝野醫院」,建於1928年,原為日籍醫師芝野義一所有,根據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的調查,他同時也是一位喜好漢詩的日本人。戰後此建物由劉傳來醫師購得並作為振山眼科的病房使用,之後再歷經玉山婦產科、瑞貞外科等不同醫師作為開業場所,近年在劉傳來醫師家族後代的努力下,自行出資整修已將近百年歷史之老醫館,是民間自力保存老屋的重要典範。

嘉義市目前有幾處老醫館空間再利用的案例,包括公明路慈愛診所、光華路德山醫院、中正路振山眼科醫院等,機能上都是以飲食為主題,其再利用模式與原有老醫館空間之對照,亦頗值得比較觀摩。

再次閱讀嘉義市的老醫館歷史,發現一些意料之外的隱藏脈絡,如曾得過醫療奉獻獎的黃伯珍醫師(黃外科醫院),其妻黃蔡玉珠曾翻譯一本以杜聰明醫師為主角的日文小說《杜聰明與阿片試食官》,補充了台灣史中的醫療社會脈絡。又如前面提到的黃文陶醫師,與賴和頗有淵源,而賴和也曾在嘉義醫院擔任醫師,與嘉義的歷史脈絡還有待持續挖掘考證。

回顧嘉義市日治時期以來的醫師,在醫療服務之外,也從醫師的角色結合醫館資源,積極參與地方事務,在文化、藝術、政治、教育、慈善等各種領域都可見醫師個人甚或家族整體的投入。但戰後因二二八事件的影響,嘉義市如潘木枝、盧炳欽等醫師遭逢不幸,也影響許多醫師對於社會參與的態度與角色發生轉變,老醫館的歷史,是醫師們在時代寫下的生命史,也是等待重新認識的歷史。

(原文發表於《回歸線》雜誌第5期,2021年12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出版)


參考書目:

  1. 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嘉義市老醫館的故事》(2018~2020),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 林芝霠,《嘉義地區歷史性私人診所建築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3. 蔡長恩,《醫療與生活-日治時期嘉義市區私立西醫院所空間構成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碩士論文,2019。
  4. 洪韶圻,《論府展時期(1938-1943)羅山女史張李德和(1893-1972)的「繪畫成就」》,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