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嘉義木都

筆者曾在一本1949年出版的書籍《嘉南要誌》(作者賴燕聲)中,看到一則廣告標題寫著一行大字「木材王國嘉義!」,同頁還介紹嘉義市幾間規模頗大的木材行,那是戰後初期,木材在嘉義仍有重要產業經濟角色的時代。近年嘉義市努力推動「木都」,從木造老屋的保存修復出發,日本時代的木都印記,在木材產業沒落數十年後,以相同材料、不同詮釋,重返嘉義。

在更早之前,筆者也曾在日本時代的地圖上,發現一間店名叫「ひのき」的咖啡店,就位在當時市區最熱鬧的榮町,也就是今日中山路靠近中央噴水池附近。這間咖啡店所引用的「ひのき」,就是當時阿里山五木之一的「扁柏」,連咖啡店都特地以木材為名,可以聯想當時木材對於嘉義市整體經濟到城市意象的獨特意義。

「木都」所指,不僅是透過阿里山森林鐵路運下來的木材,還包括整個產業體系:對於木材具有專業知識的社群,以及懂得如何運用木材到日常生活的下遊產業與消費者,那是懂得用與懂得欣賞的一整個龐大社群。從木都的歷史回顧出發,本文試圖探究此「木都」的概念,是如何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持續影響嘉義市的地景風貌與日常生活。

木材與它們的產地

西元1914年阿里山鐵路全線通車,位於山腳下的嘉義市,也正式啟動製材產業的發展。在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所發行的《南進台灣》紀錄片中,介紹了當時台灣各地許多地方產業與城市發展的概況,其中關於嘉義的介紹,是從新高山(玉山)的畫面開始,再介紹到阿里山與林業的開發,之後從火車畫面連結到嘉義市。而在大約一分鐘的影片裡,嘉義市將近八成的畫面都放在製材所、貯木池,而旁白所敘述「嘉義市做為阿里山木材的集散地」、「東洋第一製材所」等意象,可說正是「木都」概念的起源。

因此,嘉義市對於阿里山一直有強烈的關連性存在,日治時期曾在中央噴水池豎立「新高阿里山登山口」霓虹塔地標,當時阿里山五木中最被大量使用的扁柏與紅檜,其木材質感與氣味,更是許多嘉義人從小到大最深刻的身體感受。近年阿里山世界遺產協會(位於嘉義市)努力推動阿里山林鐵的保存,即涵括了山上大阿里山地區以及山下嘉義市林業歷史的文化地景,整體脈絡彰顯了嘉義市作為「木都」與山林、鐵道等元素在歷史發展上共構與相互依存的特質。

對老一輩的嘉義市民來說,營林製材所存放木材的貯木池,也就是俗稱的「杉池」,早已是此區(稱為「檜町」)地景的集體記憶。在日本時代的林業經營為官方所控管,運下山的木材則交由官方與民間經營的製材工場進行裁切、販售。因此,在緊鄰製材所、杉池的林鐵周邊,遂就近形成產業聚落,嘉義市的木材加工廠、木材行大都聚集於此,而木材的買賣上,與營林所有良好關係的木材商可以取得特定木材的經銷權,稱為「大牌」。

在1930年代嘉義市的「職業別明細圖」上,就可以輕易發現上述產業聚集分佈的概況,這種對木材高度依存的盛況,一直持續到戰後。在這數十年期間,對嘉義的直接影響是催生許多「木材職人」,包括經銷商、木材鑑定達人、木業匠師等,在嘉義市此職業社群密度甚高。到了實木來源開始不足的時期,木材加工方式的開發,也創造了如「林商號」這樣以合板再啟事業高峰的公司。

當然,木材在木都最主要的運用,還是作為建築材料,使用在建築物的建造。如今,嘉義市現存仍有大約六千棟的木造建築,以各種形式在木都持續扮演都市地景中的重要角色。

木質原素:走讀嘉義木建築

二戰末期嘉義市曾遭受盟軍空襲,市中心地區燒毀大約三分之二,因此在走出車站往東的主要街道上,若還能看得到的木造建築,多為戰後所建。要尋找木都最原初的痕跡,得先從產業聚落聚集的地區去走。

離車站最近的木建築,是南邊的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原為專賣局的酒工場,現存木構造的比例雖不算多,但仍可見在結構與門窗細部的運用。園區對面原本的專賣局辦公室,已再利用為美術館,其增建部分運用魚腹梁結構與木造帷幕牆等,是台灣目前公共建築率先採用的新式木構造工法,呼應木都在創新面向的未來性。

順著阿里山林鐵,可抵達日治時期的製材基地—「嘉義製材所」園區,此區保有嘉義市目前規模最大的木材工場建築,大跨距的空間全以木構施作,已列入文資保護。在製材所附近的林森路與忠孝路口,則可前往當時營林所公務員居住的宿舍區,目前此區的木造宿舍建築群均已修復並委外營運。宿舍區的核心道路是共和路,可參訪阿里山僅存三座木造老車站之一的「北門驛」,以及西洋式樣仿半木構造的「營林俱樂部」。

再往東可前往維新路的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以及鄰近的舊監宿舍區,將近百年歷史的舊監獄,在興建當時也大量使用來自阿里山的木材。監獄旁的宿舍區是嘉義市近年推動「以修代租」活化策略的重要基地,此區的木造建築主要由承租者自行出資修復,不仰賴政府經費補助,以進駐者本身特質而調整的活化方式為一大特點。

雖然有多達六千棟木造建築分佈在市區,但木造建築曾存在長期的維護與修復斷層,因此許多木造街屋經常以鐵皮包覆來取代或減緩木造建築的損壞,能夠在一般街道上看到完整的原有樣貌實屬不易。但在素有「醫生街」之稱的公明路上,可見如侯耳鼻喉科的老醫館木造建築,依然維持良好,也證明木造建築若能妥善維護,其實耐用性並不差。在同一條街道上,如向生醫院、慈愛診所、東門派出所(歷史建築,已修復)等,也都是別具特色的木造建築。在另一條嘉義人稱為「二通」的中正路上,是商業屬性為主的街道,也可見幾處木造連棟街屋,也是木造建築密度較高的老街。

若是對於信仰空間主題的木建築有興趣的朋友,嘉義市目前較為「資深」的廟宇,因大地震與日治末期「眾神歸天」政策之故,保留並不多,推薦可至「嘉義城隍廟」與「鎮南聖神宮」,是少數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古廟,傳統建築木構與工藝都值得細細品味。緊鄰嘉義城隍廟的東市場,除了是嘉義市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市場,且是難得地保有一部份完整木構的市場建築。在教會建築的部分,垂楊路的西門長老教會禮拜堂,是全國僅存少數的木造禮拜堂。另外值得一提是位在嘉義縣番路鄉的番路教會,除了也是木造建築之外,整棟建築還是從嘉義市原本的東門教會禮拜堂拆遷重組而成,充分發揮木造建築的組裝特質。

近年嘉義市文化局推動「舊屋力」老屋修復補助政策,累積數十棟透過此方案保存下來的老屋,例如在中山路與興中街口,可看到「台灣圖書室」的案例是將日本時代的木造街屋修復,展現原本木構風格。另一個「老屋卸妝」的方案,則是針對木造建築的立面,採取局部修復的方式,從立面構造的還原減量,恢復原有木建築的外觀風貌,在東市場附近的蘭井街與忠孝路口一棟轉角街屋,可見修復後的精彩成果。

最後是位於嘉義市東側丘陵嘉義公園內,保有原本嘉義神社部分建築,屬於東洋風情的「書院造」建築,整體環境包括參道、齋館、社務所、休憩所、手水舍、祭器庫等,已指定為市定古蹟,是台灣少數保存較為完整的神社木造建築群。

持續演化的木都2.0

在嘉義市的《木都2.0宣言》中提到:「嘉義有兩座森林,一是眾所皆知的阿里山,另一座大約一千多公頃,是充滿著木造建物的嘉義市區。」這山腳下的「森林」,是木都的遺產,是固碳效益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直接的互動。這城市因為有著木材的基因,它講究人與木材的關係、人與樹木的關係、人與山林的關係,珍惜山林資源,期能永續循環且生生不息。來到木都,請記得放慢腳步,用身體去感覺木建築獨特的親密尺度與手感,體會如同樹木生長一般的節奏,這是持續演化的木材之都—嘉義。

(原文經部分修改發表於2022年2月《生活工藝誌》,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出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