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的街道走讀:從歷史空間到生活風景

「街道並不是一條扁平的線,而是一個流動的多孔性空間。在街道上我們穿越各種空間的介面,街道的邊緣不再被認知為建築的立面,而是各種空間與空間、人與空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不論是小巷內的角頭廟或老街屋、新店面,街道空間隨著時間不斷變形且相互滲透。那街道的觸感、氣味與聲音,也銘記在我們的身體感官。」

街與境:諸羅城的紋理

嘉義市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街道,可追溯西元1704年建城之初,在諸羅城內連接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所形成的兩條街道。在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圖中,可見連接城門的這兩條街道旁,有連續緊密的街屋排列,街道交會處可見「十字街」地名,約位於今日公明路與吳鳳北路交叉路口。

根據石萬壽教授所著《嘉義市史蹟專輯》一書中對於清代城內市街發展過程的描述,諸羅城從康熙建城到乾隆年間的市街發展,主要從城門的內外,發展出內街、外街的系統,特別是在西門外已延伸至今日的國華街,可見當時西門外市街發展的熱絡。同治年間,城內的街道系統更明顯成長,迄至光緒末年,城內出現各種群聚特定行業的街道,如米街、打鐵街、戲館巷、五皂館巷、總爺街…等,從這些「街道名稱」展現出當時城市街道生活的豐富樣貌。

清代的諸羅城,歷經數次民變,林爽文事件之後更因此改名為嘉義,因應變局挑戰,城市街道的內部結構,結合了從移民社會發展出來的「角頭廟」與「境」的民間社會組織。因此,清代的街道在有機形式的蔓延發展之外,更內化了這些深層的生活領域與信仰圈結構,這些發展脈絡讓街道的文化意義不僅只是線狀空間的延伸,更形塑了地方社群的自明性。

隱沒與創新:市區改正後的街道

清代發展將近三百年的街道系統,在進入日治時期之後,遭逢1906年的梅仔坑地震,巨大天災之後立即啟動的市區改正計畫,讓原本嘉義城的街道更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7年我在製作一張文化地圖的疊圖過程中,驚喜地發現市區尚存許多改正前的舊城街道。實際走訪許多舊街如今已成小巷,但卻不難發現,這些狹小巷弄兩旁的街屋,其實大多正面朝向這些早期發展的巷弄空間。穿梭這些街道巷弄,猶如走入諸羅城的歷史,現代生活與傳統街巷以幽微又神秘的方式,悄然如常地運作著。

市區改正的新秩序主導了城市街道的發展模式,舊城紋理隱沒於街廓之中。街道上的新建築,展示著西洋歷史式樣的立面,加上日漸普及的木造建築,皆成為建構嘉義街景新貌的重要元素。而隨著市區改正開闢,那連接車站、噴水、市役所、嘉義公園與神社的「大通」(今中山路),則正式成為新時代嘉義最繁華的街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嘉義市的部份街道,為配合當時政府促進城市觀光發展的政策,基於美化與消費需求,針對可提供消費者逛街時遮陽避雨的「亭仔腳」(騎樓)設計,特別劃設部份街道進行設置推動。時至今日,若在嘉義市的公明路、光華路仔細觀察老街屋的騎樓,亦不難發現那風格別緻的騎樓柱,仍留存了當時嘉義市街上的遊逛風景。

空襲嘉義:街景的戰爭記憶

在日治時期歷經數十載經營,嘉義市好不容易在台灣西部建立起蔚為指標城市的街道景觀,無奈因無情的戰爭因素而蒙受打擊。二戰末期的空襲,重創了嘉義市,最繁華的市中心幾乎毀去過半。看過戰後初期大通街景之蕭條,不禁唏噓那市街曾經傲人的繁華璀璨盡沒於戰火灰燼。

戰後嘉義市的復甦迅速,大通、二通受空襲破壞的區域,因仍具有重要消費街道的區位角色,地主們紛紛快速蓋起了新的房子重新營業。故因空襲之故,此區建築物幾乎均為戰後所建,至今仍可見一些連棟木造街屋,為此區當時常見之「販厝」建築類型。

二通在日治時期亦稱「本島人街」,顧名思義是以本島人為經營與消費主體的商業街道。戰後二通改名為「中正路」,熱鬧繁華依舊,各式山產、平原物產、戲院、市場…等,都曾是這條商業街道上熱絡交易的活力來源。然而,數十年的時代變遷,在種種內外因素衝擊之下,二通也逐漸陷入發展停滯、閒置店面不斷增加的狀態,近年雖曾推動形象商圈、造街等方案試圖振作,但均未能帶來具體成效。

街道上的人們:走過一條街的日常

2017年我策劃了一場街道觀察工作坊,以二通為主角,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將二通從頭到尾走一遍。在正式進行街道走讀之前,我們也讓學員先畫出並講述自己對於二通的記憶,以作為走讀之前的暖身與走讀之後的對照。全長大約兩公里的路程,我們分兩個半天走完,過程中也請學員紀錄所見,並在課程最後集體拼貼成一張街道大地圖,個別分享觀察心得之外,也開始發掘自己與街道關係的轉變。

二通的街道走讀經驗是相當獨特的,我將它形容為「切片式」的城市空間觀察。歷史在二通的街道上留下許多令人玩味的痕跡,猶如閱讀城市在每個不同生命階段的紀錄。走過一條街,我們穿越了城市的歷史,穿越了時代的興衰,穿越了常民的生活百貌。

所謂城市的紋理,正是如此新舊並存。香港學者郭斯恆在《我是街道觀察員—花園街的文化地景》一書中,重讀街道上那些原本看似平凡無奇的小販生活,原來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生活智慧與生存技巧。這些「發現」也指出所謂的地方特色,其來源有時正是這些街道上的日常。當人們真正意識到「街道是生活的劇場」,也才能發現身為街道上主角的我們,其實也正在創造那獨一無二的生活風景。

(原文為2019年2月完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