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戲院、記憶:一張戲院門口的老照片

侯孝賢導演曾在2007年為坎城影展六十週年拍攝一部短片《電姬館》1,全片場景取在台南麻豆的電姬戲院,刻劃了一齣由老戲院、電影看板、觀眾、小販、路人所構成,六十年代台灣的戲院生活樣貌。

那樣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戲院內外猶如兩個世界,看電影的心情,就像參加一場重要的儀式,最好得提前到達,準時入場。人們在戲院外聚集、等待,選好電影買好票,帶著一種興奮又期待的心情,進入到一個黑暗空間,一個只有銀幕發出亮光、影像與聲音的世界。

跟隨著因戲院而聚集的人群,戲院附近通常也是小販們討生活的熱門地點,這條街道的情緒,隨著戲院的電影播映時刻而起伏,戲院是街道的背景,也是主角。

現在的嘉義人或許很難想像有那樣一條街:同時擁有三間戲院,而街上儘是擠滿那些剛離開或正要進去看電影的人潮。

嘉義市的成仁街,在1950年代曾有三山戲院、羅山戲院與國民戲院等三間戲院,在這條街上熱鬧營業。每間戲院特色各有所不同,三山戲院因位於三山國王廟舊址而名,有歌仔戲也有電影;羅山戲院旁聚集許多小吃,戲院觀眾成為主顧;國民戲院最資深,曾是日本時代的「南座」戲院。這條街道曾因戲院人潮而摩肩擦踵,但隨著這些戲院後來陸續結束營業,街道的某一部份也隨著記憶遠去。

曾看過一張嘉義市的老照片2,主角是一群正在玩跳馬遊戲的小朋友,但這照片最吸引到我目光的部分,是遊戲的場所就在戲院的騎樓,還可看到一旁的售票口。戲院曾經是如此日常,除了提供娛樂、作為街景的一部份,更是街坊厝邊日常生活的空間。

人們在戲院來去,但記憶的不只是電影情節,也包括戲院裡外的生活樣貌。那些在戲院門口演出各種角色的人們、老照片裡在戲院騎樓嬉戲的小朋友,綜合了那些伴隨著電影情節而期待、快樂、悲傷的種種投射,場所裡的這些元素與戲院空間一起建構了「看電影」的整體。 想像那條戲院前的繁華街道,我會想起戲院前的人生百態,我想隨著看電影的人們,撥開那厚重的紅色布幕,走進電影裡的故事。

(修改自2020年發表於in89影城刊物文章,原文標題〈看電影〉)

  1. 《電姬館》(The Electric Princess House),侯孝賢導演,為一長度約4分鐘的短片,為慶祝坎城影展六十週年的《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To Each His Own Cinema)其中一部作品。 ↩︎
  2. 本文刊頭圖片來源出自《歲月:嘉義寫真》一書,標記為張萬坤提供,文字說明為「你彎腰,我跳,妹妹在看,我識英雄」,嘉義市文化局出版,2000,頁123。 ↩︎

後記:《歲月:嘉義寫真》書中由張萬坤所提供的這張珍貴老照片,並沒有標記拍攝地點,但從照片的左側,有磨石子檯面的小窗口,可看出是早期戲院的售票口樣式。筆者2016年在參與撰寫《嘉義市老戲院踏查誌》(2017,台灣圖書室出版)的過程中,蒐集到一張來自日治時期文獻的戲院—「南座」照片,呈現了當時戲院外觀樣貌。

日治時期嘉義「南座」戲院
圖:「南座」,圖片來源:《嘉義市制五周年紀念誌》(1935)

從這張老照片可看出「南座」的規模不小,兩層樓高的立面山牆可見線腳與裝飾,二樓開口為圓拱形設計,上方還刻意製作鮮明的「南座」二字。此外,另一明顯特徵是入口雨庇有西洋歷史式樣風格的古典柱式(共四根立柱,其基座約一成人高度),上方還有欄杆圍繞的大型露台也相當少見。

從這張「南座」的照片,再對照《歲月:嘉義寫真》書中由張萬坤所提供的照片,竟發現小朋友們在遊戲的這個空間中可見兩張照片內都有出現的古典柱式,且比對位置、數量、外觀與比例幾乎都是一模一樣,因此可推測《歲月:嘉義寫真》這張並未標記拍攝地點的照片,相當可能就是在日治時期的「南座」,也就是戰後改稱「國民戲院」入口處的雨庇空間所拍攝。

圖:比對照片,左為《歲月:嘉義寫真》一書照片,右為「南座」日治時期照片。

對戰後的「南座」、「國民戲院」我並沒有機緣去好好認識,大約在筆者離開嘉義外出唸書的期間,這間戲院就在1998年因一場大火而燒毀,僅剩當時的一篇報導可供憑悼,而南座、國民戲院遺址多年後竟又蓋起影城,也就是現在的嘉義in89豪華影城。

若讀者有對嘉義市國民戲院的記憶或故事,也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們。

圖:記者吳志明有關國民戲院火災的報導(中國時報,1998年3月29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