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通到噴水:嘉義的走讀啟蒙

嘉義市的行政區域面積約六十平方公里,為本島最小(全台僅大於連江縣)。因此,嘉義市經常被提到的特質就是「小」!前幾任的市長,都喜歡說嘉義市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也因為「小」,有人覺得嘉義市不像是一個「城市」(City),反而更像是一個「鎮」(Town)。

從人口來看,嘉義市2015年的戶籍人口數約27萬,在本島僅高於台東縣(22萬),表面看似不多,但因為面積小,所以嘉義市的人口密度令人驚訝地高居全台第二,僅次於台北市(雖然不及台北市的一半)。

若再問台灣歷史上最早建城的城市是哪一個?居然也是嘉義市!其歷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四十三年(西元1704年),甚至比台南府城(1725年建城)還早,嘉義市的建城歷史早已超過三百年。所以,一個面積相當小、居住空間相當密集、發展歷史卻不短的小城,會讓嘉義市呈現出什麼樣的特質?

觀察嘉義市的歷史發展過程,發現在「小而密集」的特質影響之下,嘉義市形成一個重要特性:這個小城,在三百多年的歷史裡,是以一種高密度的方式,在內部不斷地持續發展。因為時間因素,它的「小」並非僅只於地理上的範圍,而在某種程度上,內化成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在這裡,不論人或空間,都在彼此密切關聯、相互糾結的狀態下,有機地發展。

因此,嘉義市雖然有著小尺度的空間,卻也發展出小尺度的生活模式。這種小尺度特質的生活模式,在歷經長久歲月的協調與折衝之後,反映在空間的使用者行為、建築型態、飲食消費…等日常人事物,共同構築了一種鑲嵌於日常生活的地方性。

基於對嘉義市這種特質–地方性在日常生活空間中的展演–的好奇,筆者藉由這次六角文化聚落的田野調查,試著探索了嘉義市兩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空間:「中央噴水池」與「二通」。選擇「中央噴水池」是因為它長期以來在嘉義市扮演相當獨特的角色,例如每逢選舉的最後一夜造勢遊行,它除了是一個交通節點、一個都市景觀,更是嘉義市的精神地標!它所代表的多重意義,其背後形成的歷史脈絡究竟為何?這個疑問引發了後續一連串的探索與發現。(可參見筆者所著「嘉義市中央噴水池 」一文)

另外,「二通」對老一輩的嘉義人來說,是一條非常熱鬧的商業街道,但這條老街如今卻繁華褪盡,已不見當年風貌,街道上多的是閒置的店面與空地。但這條日本時代被稱為「本島人街」的老街,從一些店家的經營與互動,又可見在滄桑中仍有所堅持,老街的精神與光榮感還在。走過二通,我並不想只是用「懷舊」去觀看這條老街,而試圖從空間去閱讀,去凝視這條老街如何詮釋它自己的故事?而作為街道表情重要主角的街屋立面,又呈現出哪些令人玩味的訊息?

檢視嘉義市三百多年的發展過程,它並非一條直線或平滑曲線,嘉義市一直以它某些獨特的條件與機緣,在不同的年代,取得它的一席之地。然而,就像歷史對其他地方所作的事情一樣,歷史或許給你機會,但也會把你的機會拿走。在繁華與沒落之間,小城嘉義來回走了好幾遭。 當我再次繞經中央噴水的圓環,KANO的甲子園身影已走入歷史,但噴水池卻在每個年代走進了嘉義人的生活;走過二通,穿越繁華與沒落,堅持的精神猶在,老街的歷史餘緒也啟發未來不同想像。走過這兩個地方,看見「新」,也看見「舊」,歷史並非僅是古老或過去的事物,它也同時給予我們對於未來想像與實踐的動力。

(原文發表於2015年「六角文化聚落 空間紋理調查與書寫計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