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街區空間與文創發展策略探討

四、街區文創的發展動能

檢視現階段嘉義市街區的發展現況,共同的發展基礎是歷史資源的重新詮釋,面對歷史遺產如何運用的課題,用創意回應傳統是重要思維。

1.轉型動員

以嘉義市近年的「木都」議題來說,牽涉到的不僅是木材的推廣運用,更是整體產業的轉型與創造,過去將近百年來的木業發展,確實留存許多資源,目前還有製材工廠在營運,依然具備處理木材的能力,但如何對應到消費端,相關服務模式、產品與人才養成,涉及環節與動員的部門對比目前主要動能著重於文化部門而言,能夠著力或投入資源仍然有限。

2.空間跨域

嘉義市的區位角色是另一個重點,行政疆界的封閉思考很難帶來突破,如2020全國設計展預定的三個主要展場:舊酒廠文創園區屬文化部、製材所屬林務局、舊監獄屬法務部管轄,這些主要空間皆非市府所有,投入資源程度與部門合作協調都是考驗。但從嘉義市過往的區位角色來檢視,作為「平原上的核心商業城市」也正是嘉義市的發展潛力,如何擴充城市與其他部門、周邊城鎮、自然人文資源的連結,實屬關鍵。

3.文創土壤

嘉義市目前很難提出具體的「文創」成果,觀察其主要困境在於缺乏能夠促成文化與創意彼此激盪的土壤,例如公共空間使用模式太過單一,且開放性不足,例如雖號稱為管樂之都,但事實上你很難在這個城市的公共空間接觸到音樂。此外,藝文空間、替代空間的欠缺,也是明顯的差異,呈現民間在藝文產業的支援體系仍然是不足的,這些現象並非說是政府增加或提高補助就能解決,而是促成這些產業發展的環境條件,例如關注傳產的轉型、升級,或降低創業起步的空間門檻…等。

4.指標效應

另一個文創產業發展斷層的明顯特徵,是缺乏指標產業的帶動,在嘉義市是否能輕易去指出一個具有文化特質同時兼具產值效益的產業?咖啡產業或具有潛力,但並不適合群聚,且嘉義市小型店家密度甚高,風格產品類型接近也容易出現排擠效應,產業發展若朝向結合近年阿里山蓬勃發展的咖啡小農則有地利優勢。

5.人本思維

回到城市的空間,「尺度」與「速度」的概念能否翻轉,反思不斷膨脹與加速的傳統城市發展思維,或將再次浮出成為嘉義市翻轉的關鍵。回歸人本的基礎建設,投資公共運輸、暢通人行道與騎樓,應鼓勵與便利步行,嘉義市自2020年成為台灣第一個市區公車全面使用電動公車的城市,不僅減少空污也符合嘉義市小尺度的空間屬性,同年啟用的Youbike,推出後使用頻率頗高,平均周轉率僅次於台北市,顯示嘉義市小尺度規模在步行與公共運具結合的優勢。

6.社群認同

另一個在尺度上可觀察的是小眾社群文化在嘉義市的發展模式,可從臉書與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的在地運用模式,觀察到在嘉義市仍十分仰賴類似自媒體的推播擴散,消費行為易受到社群討論密度與趨勢所左右。

7.老屋經濟

近年嘉義市文化局推動「舊屋力」政策,採小額補助民間老屋修繕,投入資源相較整體預算並不多,但效益則十分明顯。透過這些老屋案例的不斷曝光,以老屋為主題,結合咖啡、甜點等產品的消費模式,在舊市區的發展密度相當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