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外到市內:1920年代嘉義街的空間革命與文化啟蒙

前陣子去參觀嘉義市立美術館「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展覽,在展場中有一張特殊的地圖吸引了我的注意。這一張地圖以二戰期間美軍製作的嘉義市地圖為底圖,並在圖面上標示了日治時期嘉義市幾處重要的藝文據點與相關人物居住地,也是展覽中探討的重要主題:「畫都嘉義」之人際網絡。

進一步檢視這張地圖所呈現的人際網絡空間分佈,大致位於今日嘉義市由林森西路以南、縱貫鐵路以東、垂楊路以北、維新路以西等道路所圍塑的區域,也就是嘉義人慣稱之為「市內」(tshī-lāi)的範圍。「市內」這個同時具有實質與抽象意義的空間,較具體的成形可追溯1920年行政區劃所劃設的「臺南州嘉義郡嘉義街」,其範圍主要包括了清代的嘉義城,以及與車站連結的新興街區。

1906年嘉義啟動市區改正與各項公共建設之後,迄至1930年嘉義街升格市制的二十餘年間,也是清代的嘉義城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首次在空間與社會發展各面向發生劇烈改變的特殊階段。這段大規模拆除與改造的經歷,對當代嘉義人民的生活與未來想像帶來的影響值得探究。此外,跟1920年代嘉義街的空間發展同步進行的,還包括臺灣社會在日本殖民時期第一波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文化啟蒙運動—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創辦後的許多行動,嘉義可見由在地青年醫師主導的組織動員,所呈現出地方在社會運動的網絡關係中,發現有許多重疊的人物身影,亦可提供作為前述畫都嘉義人際網絡之參照。

嘉義,街外:嘉義城的最後身影

自西元1704年建城以來,第一張以嘉義城為主角的攝影作品1,是1895年日本殖民初始的乙未戰爭中,由隨軍攝影師所留下日軍攀爬攻上城壁的畫面。進入日治時期的嘉義城,過往扮演重要防禦角色的城牆,並不存在於日本政府擘劃的城市藍圖內。而1906年發生的梅仔坑大地震,除了帶來嚴重破壞,也給了日本政府加速進行市區改正的絕佳良機。

市區改正工程啟動之後,整個地景上最大規模的改變,就是兩百年來圍繞守護城市的城牆逐漸瓦解至完全消失,城牆材料被拆去修築道路、水溝,成為隱沒的現代化基礎。然而物質的實體毀去了,精神層面上人們又會如何去抗拒或調適這些改變呢?

1911年嘉義市區改正第一期工程完工,之後自來水與電力設施隨之逐步普及。阿里山鐵路正式通車後,嘉義製材所與杉池成為重要的工業生產重地,嘉義各種現代化建設如學校、電力、自來水、公園、棒球場…等,如跑馬燈般出現在市民的眼前,並開始影響、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

捕捉住嘉義城大改造的時代氛圍,陳澄波於1920年代所發表一系列以《嘉義街外》為主題的作品,不僅讓陳澄波在1926年以入選帝展一躍成為知名藝術家,也留下嘉義重要的時代印記。目前所知陳澄波共畫過四幅《嘉義街外》,在畫面中他畫出具有透視感的筆直新道路、林立路旁的電線桿、舊溝渠、露出屋脊燕尾的溫陵媽廟、大量綠色植物與日式宿舍區的紅色圍牆。

值此劇變的時代,目睹嘉義城消失與市區改正過程,而立之年的青年陳澄波,刻意選擇這些對比感強烈又具有時代特徵的元素,在《嘉義街外》展現的是具有衝突感的凝視。此種創作心境與他將近十年後再從上海返台定居,再次凝視嘉義城市風貌的《展望諸羅城》(1934),正是從街外到市內的忠實見證。

社會動員與文化啟蒙

1920年代嶄新嘉義街的繁榮背後,有殖民者的專賣制度與資本力量掌控,能夠介入運作的台灣人,除了清代地方社會脈絡的延續,不同階級社群在時代變遷中,也有尋找自我定位的各種嘗試。

具有「西化」意象的新階級開始在社會出現,如總督府醫學校畢業或留日歸國的西醫,陸續在嘉義街開業,當中有不少醫師除了醫學養成之外,也曾接受漢文教育,對於漢詩、書法等頗有見地,行醫濟世的同時,他們也投入文化領域的經營,當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創立,這些醫師在地方分支組織的運作上,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文協在嘉義街最早的運作,是從讀報紙開始。1921年設立的「嘉義讀報社」,主要功能是提供免費的報紙、雜誌給一般民眾閱覽,之後也與《臺灣民報》合作。讀報社扮演的不僅是新聞訊息的推廣角色,在一張「嘉義讀報社創立紀念」的照片中,可見建築物立面看板「臺灣民報批發處」的上方,還寫著「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明白揭示其媒體立場與訴求。

1925、1926年是文協演講活動的高峰,嘉義文協成員陸續在公會堂(位於今嘉義市中正公園)舉辦多次演講會。1925年8月的演講會由嘉義在地與留日青年所組成的「嘉義會」主辦,所邀請的講者中有四位是嘉義在地的醫師,而留日嘉義青年上台演講的成員中,有一位東京美術學校的學生,講題是〈藝術與社會〉,這位講者就是時年三十歲的陳澄波。

文協在嘉義舉辦活動的地點,除了公會堂之外,也曾由文協活動寫真部在嘉義街唯一由本島人所創辦的戲院「南座」舉辦放映會,入場人數十分踴躍,為當時南座開幕以來少有之盛況。

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之後,蔣渭水等人另組臺灣民眾黨,並在各地成立支部。民眾黨嘉義支部在1927年9月5日舉辦成立大會,核心幹部有律師王鍾麟,而醫師有王甘棠、林玉書、黃三朋、陳宗惠等人亦是參與主力,同年也幾乎是由同一批人成立了臺灣人醫師的地方組織「嘉義醫會」。

李昭容(2020)將嘉義地區參與文化協會運作的成員整理成一張「文協嘉義支部相關人士住宅及活動地點」地圖(陳靜慈繪製),所呈現的是另一種社會運動的人際網絡。

1930年民眾黨再分裂,林獻堂、蔡培火等人另成立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嘉義支會於9月成立,許多沒有參與文協活動的地方仕紳,特別是與官方立場較為友好的工商界人士,紛紛加入自治聯盟。

公共集會與文藝據點

回顧日治時期嘉義醫師的脈絡,會發現許多醫師在本業之外,都明顯有著「斜槓」的興趣,有人投入社會運動、公共事務,也有不少人浸淫在詩詞、藝術領域。

如黃三朋醫師除了參與文協、民眾黨運作,也協助其妻吳幼走成立「諸羅婦女協進會」,以改革提升婦女社會地位。黃三朋與王甘棠、黃文陶醫師交情甚好,當中又以王甘棠參與公共事務最為活躍,與黃三朋一樣都是文協組織的積極參與者,而王甘棠的哥哥吳文龍也是醫師,詩書能力俱佳,還擔任過臺灣民報的記者。吳文龍曾參與張李德和等人共同成立的「鴨社書畫會」,並且也是「琳瑯山閣」的常客,另林玉書、黃文陶、賴尚遜等也都是參與創辦詩社、熱愛創作的醫師。

位於諸峰醫院樓上的「琳瑯山閣」(1929年創設),為張錦燦醫師之妻張李德和所主持,如同文藝沙龍一般,屬嘉義地方藝文界人士經常聚會的場所,張李德和對詩書畫均頗擅長,與擁有同樣興趣的醫師經常互動往來,繪畫方面在東洋畫與林玉山(同為春萌畫會成員)、西洋畫與陳澄波等藝術家均有密切互動。

1920年啟用的嘉義公會堂是嘉義地方公眾集會活動舉辦的重要場地,室內空間可容納千人以上,原為財團法人經營,至1933年改由市役所經營。1920年代文協在嘉義街的演講活動,幾乎都是在公會堂舉辦。這棟建築的機能十分多元,除可舉辦演講、典禮、集會活動,還有大型餐廳,由林玉山指導的嘉義書畫自勵會也曾在此處舉辦作品展覽。

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聚會地點為「慕元樓」,屬性頗類似琳瑯山閣,為經營「木生藥房」的張氏家族所擁有。木生藥房第二代經營者張長容也是詩社成員(其妻為林玉書醫師女兒),故提供場所給詩社聚會,地方詩社如鷗社、嘉社、麗澤吟社等經常在此處交流活動。張氏家族與地方文人、藝術家均有來往,也有藏家身份,林玉山著名的膠彩畫《蓮池》(1930),最早就是由張長容先生所購買收藏。

琳瑯山閣與慕元樓均毀於二戰末期的空襲中,戰後雖曾再重建,如今均已不存。嘉義公會堂則是1989年拆除,原址改建為中正公園。

回顧二十世紀初期嘉義的城市空間變遷過程,大規模的市區改正讓「城」的意象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產生全然不同的詮釋。兩百年來的城市邊界消失,整個城市中心因連結車站主要道路的開闢,也從縣署(今東市場)挪移到原本是城牆邊界的中央噴水圓環。而同步進行的許多公共建設,也讓1920年代的嘉義街快速蓬勃發展。

此外,在1920年代的嘉義扮演文化啟蒙運動推手的,是一批在日治初期受醫學教育養成的年輕醫師們,這些年輕人具有醫療專業與文化涵養,基於各自執著的不同理由,帶給彼時社會一個嶄新的階級觀點與文化視角。

1930年嘉義街升格為嘉義市,在城市的發展歷史上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離鄉將近十年後,1933年陳澄波從上海返台定居,之後他參與了臺陽美術協會、青辰美術協會等繪畫團體的創辦,在藝術家身份之外,積極投入各種組織以打造理想中的藝術環境。

再回到那張一開始的地圖,發現其實從陳澄波的故居走路到琳瑯山閣,不過是步行五分鐘的距離。嘉義街在藝術與社會的網絡,呈現的是一種交流的親密感,就像路上散步會遇到陳澄波與林玉山等大師,而醫師之間也普遍有著醫療專業之外的各種文化交流,這正是1920年代嘉義街的獨特氛圍—一種日常的經典感受—或許也是今日嘉義可持續努力營造的地方感。

(原文發表於《回歸線》雜誌第6期,2022年6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出版)


參考書目

  1. 李昭容,《文化的先行者-嘉義文協青年的運動與實踐》,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20。
  2. 王子碩、陳韋聿文字撰述,《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嘉義市:陳澄波文化基金會,2019。
  3. 張振翔原著,張尚為整理,《慕元樓之愛:嘉義老家的故事》,台北:蕙風堂,2018。

  1. 後記:1871年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曾到訪嘉義城,並留下攝影記錄,應為嘉義城的首次影像紀錄。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