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羅六景到嘉義八景

「諸羅」是嘉義市的舊稱,其名溯源最早應是來自在今嘉義市一帶生活的平埔族社群「諸羅山社」,漢人取其音譯,稱嘉義市這一帶有平埔族社群居住的地方為「諸羅山」。迄至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台灣納入清朝版圖並設一府三縣,乃沿用此「諸羅」之名而設立「諸羅縣」。

二十三年,設縣治於諸羅山地為鄭氏故營址,因以命名,取諸山羅列之義也。

《諸羅縣志》

《諸羅縣志》提到「諸羅」二字取自「『諸』山『羅』列」的字義,故「諸山羅列」也成為嘉義地名來源的說法之一。諸羅縣之名沿用了一百零三年之後,乾隆五十二年(1787),清高宗為表彰林爽文事件期間諸羅縣城民眾「急公向義」協助朝廷奮勇抵禦的英勇事蹟,認為「應錫嘉名」,故將「諸羅」改為「嘉義」,這是全台唯一一個由皇帝賜名的城市,自此,「諸羅人」變成了「嘉義人」。

諸羅縣地景:清代文獻中的記載

一、諸羅六景(1717):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水沙浮嶼、雞籠積雪、龍目甘泉

最早對於諸羅縣的景觀描述,來自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陳夢林與周鍾瑄所纂修的《諸羅縣志》中〈封域志〉的「形勝」一文中所記載諸羅縣的「六景」,因當時諸羅縣管轄範圍頗大,所以這六景所在幾乎分佈了大半個台灣,包括: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水沙浮嶼、雞籠積雪、龍目甘泉1等共六處,其中其實只有「檨圃風清」與「北香秋荷」是位於諸羅縣治附近,而「雞籠積雪」同時也是當時的「臺灣八景」之一。

二、諸羅八景(1742):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水沙浮嶼、龍目甘泉、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

而後,在乾隆七年(1742)編纂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諸羅縣的景觀有所變動,拿掉「雞籠積雪」,新增了「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等三處,諸羅縣的景觀增為八處,這是第一組完整的「諸羅八景」。其實乾隆年間台灣其他的地方政府,包括臺灣縣、鳳山縣、彰化縣等,也都有挑選出各自的「八景」,以強調地方景觀特色。但這些景觀其實多以海景、月色、山勢、湖泊、亭台樓閣等為主題,顯示出中國傳統景觀山水的價值觀點。

三、諸羅八景(1762):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南浦春草、蘭井泉甘、梅坑月霽、月嶺曉翠、牛溪晚嵐

迄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續修臺灣府志》中記述,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諸羅知縣衛克堉,將諸羅八景中的「龍目泉甘」(位於彰化)改定為「蘭井泉甘」,也就是今日嘉義市蘭井街的「紅毛井」。而同樣也是在彰化的「水沙浮嶼」,衛克堉也將之改定為在縣治城外東南角的一片放牧的翠綠草地,稱之「南浦春草」。

嘉義八景的誕生:八景六勝

嘉義八景(1948):蘭潭泛月、檜沼垂綸、彌陀晨鐘、康樂暮鼓、公園雨霽、林場風清、鷺橋跨浪、橡苑聽鶯

嘉義六勝(1948):顏墓懷古、王樓思徽、御碑紀績、芝亭崇勳、義廟揚仁、烈祠流芳

民國三十七年(1948),由當時的嘉義市長宓汝卓召集地方仕紳與文人雅士黃文陶、林玉書、許藜堂等人,成立嘉義市的「新八景」評定委員會,重新評選出嘉義地區具代表性之景觀。評選結果共評定出「八景六勝」,所謂八景分別是:蘭潭泛月、檜沼垂綸、彌陀晨鐘2、康樂暮鼓、公園雨霽、林場風清、鷺橋跨浪、橡苑聽鶯等八處。而六勝則分別是顏墓懷古、王樓思徽、御碑紀績、芝亭崇勳、義廟揚仁、烈祠流芳等六處。這「八景六勝」語意相當動人,也具體描繪出嘉義市在戰後的城市景觀風貌,因此也成為現在老一輩嘉義人所認知的「八景」或「嘉義八景」的具體象徵。

(本文原為2006年5月完成發表於「小地方 台灣社區新聞網」)

  1. 後於乾隆十二年的《重修臺灣府志》改為「龍目泉甘」。 ↩︎
  2. 位於彌陀寺的「彌陀晨鐘」,經常被誤載為「彌陀『曉』鐘」。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